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经济导报:退出实业 陕国投A信托主业初战告捷

(2010-07-27 11:44:05)
标签:

财经

证券

陕国投a

鸿业

陕西

分类: 财经经济
http://www.ceeh.com.cn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文/ 本报记者 韩红刚 图/李强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0/07/24/20100724451102-1590.jpg陕国投A信托主业初战告捷" />  陕国投A(000563.SZ)半年报业绩显示,公司向信托主业转型初见成效。
  7月15日,陕国投A发布2010年中期业绩快报,净利润预计约2900万元。公司表示,由于公司信托业务收入增长、清理转让过程中的房地产销售增加,预计公司2010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0%-100%。
    
剥离实业
  7月21日,公司再次公告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的进展。
  公告显示:2009年12月31日,公司政策性清理所持陕西省鸿业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鸿业地产)100%股权。2010年3月1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了我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申请。4月12日,中国证监会向我公司下发《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100152号),随后证监会就我公司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方案进一步反馈了有关意见,本公司目前正在和中介机构落实反馈意见所提的问题。由于该项目的审计报告、评估报告即将到期,目前,公司正在与有关方面沟通是否需重新审计、评估等相关问题,沟通结果预计在7月底前后确定,公司将根据重组进展情况及时公告相关信息。
  实际上,自从2007年2月14日银监会下发文件规定信托公司必须对实业投资进行政策性清理以来的两年时间内,该公司先后进行了注销陕西国投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转让陕西高速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36.08%的股权、转让上海佳信房地产开发公司100%股权等工作。
  一直作为陕国投重要收入来源的鸿业地产也必须进行政策性清理。
  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鸿业地产总资产为3.59亿元,负债3.36亿元,净资产0.22亿元,而最终转让价格定为3850万元。
  2010年3月9日,公司表示拟以3850万元的价格将所持有的鸿业地产股权转让给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
  而作为控股股东陕西高速集团最终同意出资3850万元买下鸿业地产100%股权,帮助陕国投解决实业投资清理难题。
  
回归主业
  对于剥离实业投资轻装上阵的陕国投来说能否持续盈利,市场人士对此很是关切。
  有业内人士指出,转让鸿业地产是由于政策要求,但将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经测算公司资产总额将减少3.2亿元,负债将减少3.4亿元,营业收入将减少2.2亿元。从近年的财务报表来看,房地产已经成了陕国投最重要的收入来源。2008年房地产业务收入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为69%,至2009年中期已经上升至77%,与此同时信托业务在公司收入中占比还不到20%。
  对此陕国投表示,剥离相关实业投资将有助于公司实现相关资源的整合,调整业务结构,集中力量做强做大信托主业,从而进一步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陕国投的中报向市场证明了公司向信托主业转型初战告捷。
  一位不具名的分析师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该公司主要业务结构与资产配置还较为单一,盈利空间不大,因此陕国投A在回归主业后业绩能否快速持续增长还存在不确定性。不过,由于我国信托牌照目前还具有稀缺性,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又是陕西省国资委,在陕西当地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作为目前A股市场唯一两家信托公司之一,回归主业对未来发展也是好事。”
  目前公司的信托业务在全国拓展也井井有条。陕国投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已经在北京、上海等7个城市成立了业务部门,拓展信托业务市场,未来公司在全国的影响力也将加大。
  而市场对于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一事最为关心。
  陕国投目前股本只有3.58亿股,2007年以来一直在谋求增资扩股,而省国资委、省金融办对此均给予大力支持,公司和相关方面也在谋求推进增资扩股计划。
  继公司自去年与民生银行(600016.SH)“联姻”失败后,市场对于陕国投和新的大型金融机构合作一直充满期待,并且前期一度盛传公司将与西部信托重组,被该公司否认。在公司公布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进展后,市场再次传出国家开发银行将与陕国投“联姻”的消息。对于此传言,国家开发银行有关人士表示并不清楚。而陕国投也予以否认。
   “公司目前在业内并不拔尖,且还没取得资产证券化、年金管理等创新业务资格,与大型金融机构的合作有利于改善治理结构,并能利用大型金融机构的资源发展信托主业,提升竞争力。因此,陕国投引入战略投资者将是比较确定的趋势。”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http://www.ceeh.com.cn/images/upfiles/2010/07/24/20100724451102-1590.jpg陕国投A信托主业初战告捷" />  陕国投A(000563.SZ)半年报业绩显示,公司向信托主业转型初见成效。
  7月15日,陕国投A发布2010年中期业绩快报,净利润预计约2900万元。公司表示,由于公司信托业务收入增长、清理转让过程中的房地产销售增加,预计公司2010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0%-100%。
    
剥离实业
  7月21日,公司再次公告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的进展。
  公告显示:2009年12月31日,公司政策性清理所持陕西省鸿业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鸿业地产)100%股权。2010年3月1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了我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申请。4月12日,中国证监会向我公司下发《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100152号),随后证监会就我公司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方案进一步反馈了有关意见,本公司目前正在和中介机构落实反馈意见所提的问题。由于该项目的审计报告、评估报告即将到期,目前,公司正在与有关方面沟通是否需重新审计、评估等相关问题,沟通结果预计在7月底前后确定,公司将根据重组进展情况及时公告相关信息。
  实际上,自从2007年2月14日银监会下发文件规定信托公司必须对实业投资进行政策性清理以来的两年时间内,该公司先后进行了注销陕西国投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转让陕西高速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36.08%的股权、转让上海佳信房地产开发公司100%股权等工作。
  一直作为陕国投重要收入来源的鸿业地产也必须进行政策性清理。
  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鸿业地产总资产为3.59亿元,负债3.36亿元,净资产0.22亿元,而最终转让价格定为3850万元。
  2010年3月9日,公司表示拟以3850万元的价格将所持有的鸿业地产股权转让给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
  而作为控股股东陕西高速集团最终同意出资3850万元买下鸿业地产100%股权,帮助陕国投解决实业投资清理难题。
  
回归主业
  对于剥离实业投资轻装上阵的陕国投来说能否持续盈利,市场人士对此很是关切。
  有业内人士指出,转让鸿业地产是由于政策要求,但将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经测算公司资产总额将减少3.2亿元,负债将减少3.4亿元,营业收入将减少2.2亿元。从近年的财务报表来看,房地产已经成了陕国投最重要的收入来源。2008年房地产业务收入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为69%,至2009年中期已经上升至77%,与此同时信托业务在公司收入中占比还不到20%。
  对此陕国投表示,剥离相关实业投资将有助于公司实现相关资源的整合,调整业务结构,集中力量做强做大信托主业,从而进一步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陕国投的中报向市场证明了公司向信托主业转型初战告捷。
  一位不具名的分析师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该公司主要业务结构与资产配置还较为单一,盈利空间不大,因此陕国投A在回归主业后业绩能否快速持续增长还存在不确定性。不过,由于我国信托牌照目前还具有稀缺性,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又是陕西省国资委,在陕西当地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作为目前A股市场唯一两家信托公司之一,回归主业对未来发展也是好事。”
  目前公司的信托业务在全国拓展也井井有条。陕国投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已经在北京、上海等7个城市成立了业务部门,拓展信托业务市场,未来公司在全国的影响力也将加大。
  而市场对于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一事最为关心。
  陕国投目前股本只有3.58亿股,2007年以来一直在谋求增资扩股,而省国资委、省金融办对此均给予大力支持,公司和相关方面也在谋求推进增资扩股计划。
  继公司自去年与民生银行(600016.SH)“联姻”失败后,市场对于陕国投和新的大型金融机构合作一直充满期待,并且前期一度盛传公司将与西部信托重组,被该公司否认。在公司公布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进展后,市场再次传出国家开发银行将与陕国投“联姻”的消息。对于此传言,国家开发银行有关人士表示并不清楚。而陕国投也予以否认。
   “公司目前在业内并不拔尖,且还没取得资产证券化、年金管理等创新业务资格,与大型金融机构的合作有利于改善治理结构,并能利用大型金融机构的资源发展信托主业,提升竞争力。因此,陕国投引入战略投资者将是比较确定的趋势。”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