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红灯的商务代价

标签:
闯红灯商务代价城市经济导报财经 |
分类: 财经经济 |
文/本报记者 高萍 实习生 刘阿娟 图/窦翊明
接受过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所处的环境,让这群收入不错,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安全意识更是早已深入其心。
张延在西安高新区一家企业工作,名牌大学毕业,收入颇高,属于这个城市的中高收入者。尽管出门都是打车,但他还是坚决不闯红灯。“与罚款无关,这是个人安全意识问题。”
然而在企业考勤表的威慑下,也会有少许白领不顾个人安危,弃形象于不顾,公然在闪烁红灯的提示下,冒险在车流中寻求前行的机会。
张延认为,不论是从个人安危还是其他方面来考虑,闯红灯都是最不理智的做法,弊大于利——安全问题受到挑战、个人素质受到质疑。
多重成本
张延认为,闯红灯是对个人安全不负责任的行为,同时也可能间接引发交通事故,对社会安全造成隐患。
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数百起交通事故都是由行人乱闯红灯导致的,更有上百人死于交通事故,造成极大的社会经济损失。
目前,行人乱闯红灯已经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重大隐患之一,这也是各地大力整治行人乱闯红灯的主要原因。
“仅从个人的经济负担层面来讲,闯红灯也是得不偿失。”张延说,他简单算了一笔账:如果为了节省迟到被扣的20元钱而闯红灯,那么首先需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交警的训斥,忍受尴尬的心理煎熬,还要交付10元的闯红灯罚款。更为严重的是,如因乱闯红灯导致交通事故,轻则被交警问讯、罚款数千元,重则身体受伤,住院治疗,将面临身心和经济的双重负担。
“这样算下来,需要承担的就不仅仅是20元了。张延说。
而从时间成本来看,闯红灯仅仅是节约了一分钟的时间,却要在随后浪费不止五分钟的时间。由此看来,闯红灯似乎并没有节省掉任何成本,反而增加了包括身心、经济和时间的多重成本。
严厉之处
曹佳宁愿接受单位迟到罚款20元的处罚,也不愿意站在马路边被交警训斥、罚款。“太有损形象了。”曹佳从不闯红灯,除了安全考虑外,他认为遵守交通规则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遵守交通规则与遵守法律条例一样,在高学历、高收入、职业前景好的都市白领眼中,是一个人诚信、守法的表现。“是否遵守交通规则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与个人的素质和意识有极大关系。”曹佳说。
除了罚款,闯红灯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个人将因此在单位、社区被曝光。这也被认为是此次条例最严厉之处。
对于注重个人形象和发展前途的都市白领们而言,无论如何都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污点”。一旦因此被曝光,将会对个人在单位和领导心目中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影响日后的工作发展。
在世界500强及一些知名企业,员工的工作表现,情商、社会道德理念、遵纪守法等,都在员工的综合素质考评中占据不可忽略的重要性。
一名华盛顿邮报记者就曾因编造一个新闻,导致报纸的可信度和专业性受到严重质疑,个人也因诚信问题被迫辞职。
西安一家私企老板仝东晨认为,尽管员工闯红灯是为了上班不迟到,但这也是其个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而公司还要因此被曝光,因此,会一定程度影响员工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
同时他认为,员工闯红灯导致公司信息被披露的“连坐”措施并不合理,会影响公司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