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物的新途径在哪?

标签:
财经 |
分类: 产业经济 |
文/见习记者 刘成风
图/窦翊明
文保科技水平亟待提高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副司长张建鑫
近年来中国在不断加强省市间的交流时,也与不少国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文物保护合作,例如说,中外博物馆的合作在中国与其他国家交流举办了数以千计的文物展览,中外文物保护专家共同实施了许多文物科研维修项目,中外考古专家合作开展了很多丰富或改变历史记载的考古发掘活动,中外文物管理官员学者在文物保护法律建设、博物馆建设世界遗产保护等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探讨。而此次博览会也将以前所未有的内容和场面,在文物保护领域提供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巨大平台。
中国拥有着丰富的文物,文物保护的技术也在日益更新,但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首先是文物保护科技水平有待提高,同时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各类文物的损害一直持续存在,最后是文物保护人员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还需要加强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们期待能够在西安,在本届文保会上寻找到保护中国乃至世界文物的新途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
加强国际间的文保合作
陕西省政府秘书长秦正
回首与国际间开展文物保护合作交流,应该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成效非常显著。以秦始皇兵马俑、青铜器、汉唐丝绸文物为主的陕西文物展曾经在33个国家100多个城市举办,受到国际友人的欢迎。与此同时,陕西还与多个国家合作,开展文物修补与保护研究,攻克多项技术难题,目前在文物保护技术方面,陕西已走在了全国前端。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加强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促进世界不同民族文明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共享不同民族精神财富的现实选择。
因此,通过这次文物博览会的举办,我希望使更多的人了解到陕西厚重的历史,博大的文物精髓,并通过此次平台,今后能够继续加强陕西与国际之间的文物保护合作,共同交流文物修护保护的先进经验,洽谈文物与古遗址的开发利用项目合作,探讨文物展出的有效途径,推动文物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文物市场的繁荣。
两个古老文明之间的对话
陕西省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刘阿津
在我看来,这场博览会的举办代表了东西方两大伟大文明跨越时空的对话,而这场对话的主题是:中西合璧,技商共济,拯救遗产,传承文明。
西安和莱比锡是东西方文明突出代表的城市,贮藏着同样让世人心灵震撼的文化遗产,保留着同样令人神往的弥合毁损文物的技术,这些文物保护技术构成了两个文明体系最核心的精华部分。尽管这场东西方对话有些姗姗来迟,但与其他所有领域的文明对话相比,这是话题最丰富、位势最均等的一场文明对话。
借由这个对话平台,中外的文物科研成果得以展示,技术精华得以观摩,学术缺陷得以进补,市场商机得以洞察,专业经验得以交流,贸易洽谈得以进行。可以说,中国文保会开启了一个文物修复与保护技术大融合的新时代。
话故宫论陕西
故宫博物院文物科技部主任宋纪蓉
西安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得不错,这一点我敢肯定。对于文保会放在西安,我个人觉得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西安是闻名于世的古都,遍地都是宝藏。西安与北京在这一点上本没多大区别。但故宫是中国最大博物馆,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修复了清明上河图、龙门图等国宝级文化。近年来,我们修复了大量的文化遗产,还修复了故宫里的一大批青铜器。很多修复技术是从“康乾盛世”遗传下来的,到现在为止,有很多技术为我们所沿用。1949年建国近几十年来,我们也培养了一批文物修复专家。近几年,我们和英国的皇家博物院,瑞士皇家博物馆都有合作。有很多东西在他们那里都已经失传了,而在我们故宫博物馆仍还保存着1500多件。
目前,故宫历史博物馆有15位专职临摹人员,进行古书画的研究和临摹。其中就有唐寅的作品,他们常常使用手工临摹出来。而以上这几点,我觉得陕西做得都不错。
将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
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会长吕建中
在陕西召开文保会很有必要。西安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这是必须优先向国际展示和交流的要素。陕西要发展,要冲出国门走出去,除了要发展经济、文化、科教以外,还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陕西和西安的特色优势——历史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进行挖掘整合,把这一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经济社会的产业优势,形成我们独有的特色经济,提升陕西西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西安和莱比锡在国际上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通过文保会能更好地实现强强联手,为以后双方城市培育新的旅游看点。
民间博物馆是文保最后防线
西安经文牛文化陶瓷博物馆馆长任经文
文物保护并不是国家的义务,而是全民族的责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民间博物馆成立的一个背景契机。目前散落在民间的高端文物大量存在,一些珍贵文物也在不断的考古或工程建设中被发现,但是这同时也给一些文物贩子造成了可乘之机,利用民众文物保护意识薄弱、利益为上的心理,将这些珍贵的文物品卖至海外,给国家和民族都造成了很大损失。国家博物馆由于体制或信息来源局限,无法百无一失的阻止文物流失,因此一些民间收藏馆的收藏行为便显得及时而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说,民间博物馆既是国家博物馆的一个延续,也是国家文物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以其灵活的收藏方式,自我约束的责任心为国家保护了一大批文物。当然,目前民间博物馆的发展还很缓慢,也面临着缺乏资金和支持等一系列困境,因此我也呼吁社会和政府能对民间博物馆给予更多的关心。
前一篇:陈琳的母亲向媒体发表的公开信
后一篇:有感于动物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