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金融与人类文明(第六章 文明始于野蛮-2)
(2009-11-12 18:57:52)
标签:
财经 |
从欠条到货币
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是荷兰。
16世纪初期,荷兰还只是西班牙的几个行省,史称联合十七省。尼德兰是西班牙北部行省重要城市,西欧主要河流基本都在尼德兰附近出海,大发现逐步使尼德兰成为一个新兴贸易中心。
这个消息对西班牙并不值得振奋,想让北方这几个行省听从王室命令,那是相当不靠谱的。北部行省从16世纪初期就跟王室对着干,不但居民信仰新教,而且庇护教皇的通缉犯。
没有王权限制,没有宗教迫害,什么人都可以来做生意,又是欧洲主要出海口,联合省的商业和城市要是不兴起,那才是真见鬼。最初是尼德兰、布鲁日、安特卫普,后来是阿姆斯特丹,出于对王室的抗争,这些城市税负很低,终于成为欧洲商品交易中心。
联省没什么银矿,又跟国王对着干,别指望这里有什么货币,解决方式在于贸易发展。
城市挤满了意大利城市的富商。
当时的国际贸易不可能货到付款,富商要经常打欠条,这些欠条往往有联省财政做担保,所以,信誉还是蛮高的。鉴于以上原因,欠条开始被当做货币流通,欧洲第一个欠条市场就此形成。
随着国际贸易发展,欠条开始在整个欧洲流动,欠条终于发展成汇票。16世纪末期,联省城市集中了汇票交易,借贷双方信息能够很快集中,降低了信贷搜寻成本,地中海区域的银行很快就搬到了联省。
此时、此地,联省城市已经取得了西欧金融中心地位。
鉴于国际贸易需要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鉴于西班牙王室经常对联省横加指责,鉴于自己已经很富裕,鉴于……,16世纪末期,联省开始试图摆脱西班牙王室控制。
王室的回应是,战争。
结果,联省南部10省被西班牙王室占领,北方七省独立,1588年以北方7省为主体,荷兰联省共和国诞生。西班牙海军主力掌握在北部联省手中,共和国封锁了南部的对外贸易,南方金融重镇从此一蹶不振。
从此,阿姆斯特丹一枝独秀,成为第一代名副其实的欧洲金融中心,在这里可以不尊重王权,也没有国王,只有执政官。
不看重权力,联省共和国还是很看重钱的,有钱才能到海外探险,才能做生意。问题是,北方联省的人没钱,贵族也没有。个人投资逐步不能满足贸易规模,一旦商船沉没,又可能搞得家破人亡。
没钱,也不能错过生意。
公司制、法人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人类文明史册。1602年,联省议会在原有14家贸易商的基础上批准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个人资产不再是商业风险承担者,风险承担者是一个新的概念——法人(corporation),贸易商作为股东只担负投资风险。
这个时代法人、公司更类似于一个领主,甚至有组建军队、对外宣战的权力。联省议会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贸易专营权,东起好望角、西至麦哲伦海峡,全部由荷兰东印度公司承担。这是那个时代的工商执照,公司业务相当霸道,说白了就是由东印度公司出面去海外替联省抢地盘,公司制由此在一个强盗手中滥觞。
信托责任
以下是故事,并非史实,谨供参考,请勿模仿。
1596年,一艘满载货物的荷兰商船从阿姆斯特丹扬帆远行,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探险。船长名叫巴伦支,受哥伦布的鼓舞,他决定寻找一条从北冰洋向东到亚洲的新航线。
想法很好,做法很差。
很快他被冰封在北冰洋的三文雅岛附近,巴伦支的船不是破冰船,只有等待坚冰自己融化,巴伦支和17名荷兰水手开始了与严寒的生死较量。开始,他们拆掉船上的甲板做燃料,甲板拆光了,船不能拆,等吧。足足等了7个月,冰面才融化。
故事的结局告诉我们,即使面临生命威胁,他们也没有动用船上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补给。最后,8个人被冻死,货物却都完好无损地运回了荷兰。
这只是一个故事,跟证券交易所并没有任何关系。
但很多经济学教材都把这个故事定义为“信托责任”的开端,船员的行为体现了的一种精神:即使面临生命危险,被委托人一定要忠于委托人,没有这种责任,证券市场不可能产生。
据说,荷兰人具备这种精神,也正是为此,1609年,证券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诞生。上市公司是探险的海船,船长是总经理,职员是船员,船主则是股东。船长背负着股东的希望,在任何前提下都不能被判股东利益。
以上概念仅存在于教科书中,标准实在是太高,即使今天最发达的美国证券市场也不能做到。但是“信托责任”始终是证券市场的灵魂,没有“信托责任”就不可能存在证券市场。
奥林匹斯山诸神见证了昔日雅典城邦的商业辉煌,日尔曼民族把赤裸裸的野蛮换成了坦然相见的利益,基督教对上帝的忠诚,在这一刻融会贯通,一个证券交易所,融汇了3000年商业文明。
交易的基础是诚信,商人,是代表。
有人说“无商不奸”,如果商业是为了欺诈而存在,那整个市场又有什么意义,毕竟诚信才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放弃了诚信,就等于放弃了民族未来,不诚信的民族注定会被抛弃在历史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