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沧桑金融与人类文明(第一章-2)

(2009-11-04 10:08:58)
标签:

财经

什么最赚钱

    吕不韦同志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对秦国来说是伟大的一生,《史记》曾这样评价吕不韦“秦灭六国,盖始于魏冉,而成于吕不韦、李斯”。但是,如果说吕不韦对国人乃至中国文化的侵蚀,把他千刀万剐都难辞其咎,因为,他实在卑鄙无耻。

    吕不韦本是卫国商人(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与范蠡相比,吕不韦有着完全不同的一本生意经:首先结交权贵,靠权势压榨牟利;然后囤积居奇,囤积居奇其实并没错,有错的是以弱者为剥夺对象,以买者的生命作为代价换来财富。据说他早年发家就是因为囤积了粮食,然后在卫国荒年卖高价,终于换得了第一桶金。

    然而,吕不韦不地道的地方,是在一个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碰到了一个合适的人,用一种无耻的方式回答了“什么最赚钱”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改变了吕不韦的一生,但吕不韦始于斯,也终于斯。

    当时诸侯经常结盟,只是这种盟约往往很不靠谱。盟国之间往往不信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往往要把一个王子或王孙放置于对方国度居住,就算作为人质押给对方。

    当然,这个被质押的贵胄肯定会比较郁闷。

    吕不韦年轻的时候,秦国跟赵国是盟友。鉴于秦国野心勃勃,按照惯例,赵国同样要求秦国质押一个王子,这个秦国王室子孙叫做子楚。秦国子楚虽然是王子,却是庶出(秦诸庶孽孙),而且呆在赵国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秦安国君似乎并不怎么在乎子楚的生命,经常派兵问候赵国城池(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子楚的生活自然过的不怎么样,终于混的连车马都坐不起了。

    直到有一天,他在大街上遇到了吕不韦。

    遇到子楚后,吕不韦很兴奋,回家后跟父亲商议,主题是探讨如何赚钱。

    吕不韦:“您说投资农业利润咋样”。

    吕父的回答比较离谱,“我觉得怎么着也得10倍吧”。

    吕不韦显然不以为然,但他并没有纠正父亲的错误,而是继续提问,

   “那投资珠宝呢?”

    吕父以后的答案显然没加思索:

   “我觉得怎么也得100倍”

    吕不韦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那我要是培养一个王子登上王位,能赚多少倍”

    这次,吕父终于进行了思考,并很快得出了答案

   “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多得难以计算了!”

     在吕氏父子的这次对答中,出色的回答了“干什么最赚钱”这个问题,答案是:投资世俗权力最赚钱。

     然而,世俗权力的钱并不好挣,显然,投资现任权力所有者成本很高,国王富有国家,不会在乎你的投资。这就要求选对投资方向,投资者要有战略眼光,能选中没有发轫的绩优股,否则不但很容易血本无归,而且有可能掉脑袋。吕不韦结交子楚,并非因为与子楚有共同的理想,准备共同写本《商本论》。吕氏开始就将子楚的王位之路作为一笔生意,将子楚作为“奇货”,并称呼子楚为“异人”。

按照上述逻辑,吕不韦父子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秦国安国君有20多个儿子,异人不是长子,他的生母夏姬也不受宠爱,似乎继位的可能性不高。异人自己肯定也知道自己继位的可能性不高。正因为如此,这种投资一旦成功,收益无穷。

理论上秦国应该从华阳夫人的子嗣中册立王子,问题是,华阳夫人没有亲生子嗣。结论其实是没有意义的:秦国新一代领导人必然从现有王子中产生。不过,如果安阳夫人能赏识子楚,继而将其收于门下,答案就有意义了。

    吕不韦好像跟子楚的交情还不够深,以比喻的形式提了向子楚一个问题,

    “我想让您把门修的更大”,

    子楚对修大门的问题似乎并不感兴趣,

    “你要修就修你自己家门,别拿我做试验”

    吕不韦见子楚不能参透机关,于是直言不讳:

    “我想帮您登上王位”

    估计最初子楚对吕不韦并不怎么相信,不过反正也混的也不怎么样,你要帮我,总不是坏事。吕不韦以自身财力为赌注开始了艰苦的公关(以其物献华阳夫人),终于让子楚在华阳夫人处获得了欢心,并最终登上王位。

    总体上,方法是无耻的,公关是成功的,收益是丰厚的。

    更丰厚的收益还在后面,因为,子楚儿子中有一个人叫做嬴政。嬴政当权后,吕不韦一跃成为一代权相,终于做成了这笔最赚钱的生意,却开了商人恶劣的先例——依靠世俗权力谋利。

    公平的说,吕不韦奉秦相后确实做了一系列提高秦国国力的事。但他显然不厚道,由他开始抑制商业,提倡农战,农人地位从此开始高于商人。货币本是源于贸易流通,吕不韦的施政注定会扼杀货币活力,重农抑商在先秦货币争辉图景中留下了一摸不祥的先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