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4/middle/62d7f2f2gbedcb8309a93&690
黄龙府,这是一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字。“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这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在誓师会上的壮怀激烈。“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这是李大钊对先烈的缅怀。
黄龙府的名字,来源于神话故事。传说,天显元年(926)七月,辽王耶律阿保机征战渤海国(今宁安东京城)回来,病死在夫余国行宫。这天乌云密布,在一阵暴风骤雨里,下来一条金光耀眼的黄龙,降落在行宫里。此后,人们传说,辽太祖是黄龙的化身,从此辽将夫余府改为黄龙府。据史料载:黄龙府雄踞在伊通河西岸的高地上,呈正方形,城垣周长3,840米,四面除有大门外,在南、西、东三面还各有一个小门,四角各有一个高大的角楼。明朝末年,此处是蒙古族的游牧之地。清初为郭尔罗斯前旗地。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朝廷实行“招民实边”政策,放荒招垦时,关内来此耕种的流民日渐增多,光绪八年(1882年),设立民署,属长春厅。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式设农安县。如今的黄龙府早已没有昔日两汉时期夫余国都城的辉煌,仅仅是吉林省的一个普通农牧业县城。
位于农安县宝塔街的农安辽塔就是这个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见证。辽塔建于辽统和元年至太平年间(公元983-1030年)。多年的风霜雨打,使古塔严重的受损。从留下来的老照片可以看到,伪满时期的辽塔,塔刹无存,腰檐损毁严重,须弥座和底层砖石缺损达1/4。1949年时此塔已濒临坍塌。国家于一九五三年拨专款开始修缮,后因故停工,一九八三年又对未竟工程进行续建,辽塔终于得到了修复。在古塔修复过程中,在塔身第十层中部曾发现一小砖室,内藏铜铸的佛像和菩萨像,木制骨灰盒、瓷香盒,细线阴刻佛像银牌饰等珍贵文物,此塔对研究辽代宗教和建筑艺术等具有重要价值。并对该塔的断代提供了证据。
农安辽塔为砖结构,十三级八面,分塔基、身、刹三部分,通高44米。实心密檐式。第一层檐下有砖雕斗拱,八面修有壶门。塔身由不同形状的青青砖、平瓦、筒瓦、猫头瓦和水文瓦等砌成,塔身层层收分,比例匀称。各层角檐上有狮、龙、马等兽类塑像,塔角还悬有铜铃、风吹铃响,金铁齐鸣,分外诱人。塔刹高8米,呈葫芦形。塔刹直插云霄。由紫铜铸成,外饰鎏金,是由两个铜制的仰月,中间有铜制宝珠两个,宝珠上的宝盖上面有4条铜质浪风锁,系在塔脊4个角上,形成一个由大到小的塔顶是塔刹结构匀称。它是长城以北少有的辽金时期文物之一,也是我国最北的古塔。现已被列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古塔损坏严重,在辽塔重要的须弥座和底层的精美砖雕已经不存。修复后的古塔,这部分没有恢复,须弥座的比例也先生硬。
2012年4月26日,回乡探亲,虽经常拜访各地古塔,但家乡的这座始终没有得见。头一天还大风大雨,当日却万里无云,是出行的好天气。于是在长春汽车北站乘长途客车前往。辽塔就在农安县市中心的主干道上。从车站步行也就十几分钟。如今的古塔周边是一个市民广场,很多市民在此休闲,好不热闹。
2012年4月30日星期一
http://s11/middle/62d7f2f2gbedcb7f8ff3a&690
繁华的街道,热闹的广场
http://s4/middle/62d7f2f2gbedcb8134233&690
文物保护碑
http://s2/middle/62d7f2f2gbedcb821f3b1&690
文物保护碑背面
http://s3/middle/62d7f2f2gbedcb80b06c2&690
塔刹
http://s3/middle/62d7f2f2gbedcb85151d2&690
正面壶门
http://s1/middle/62d7f2f2gbedcb88224b0&690
侧面壶门
http://s13/middle/62d7f2f2gbedcb85e5b2c&690
斗拱
http://s2/middle/62d7f2f2gbedcb87190a1&690
转角斗拱
http://s8/middle/62d7f2f2gbedcb892dc97&690
腰檐
http://s16/middle/62d7f2f2gbedcb89d848f&690
挑角
http://s8/middle/62d7f2f2gbedcbb6f1bd7&690
老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