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昌洪山宝塔游记

标签:
武昌洪山宝塔武汉洪山洪山塔 |
分类: 华中卷★两湖篇 |
http://s1/middle/62d7f2f2x8b052e479830&690&690
武汉宝通禅寺位于武昌洪山南麓,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公元420-479年),初名东山寺。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易名弥陀寺,南宋端平年间(公元1234-1236年)更名为崇宁万寿禅寺,元末万寿禅寺毁于战火。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改名为“宝通禅寺”,成为武汉四大丛林之一。明末宝通寺又遭毁坏。清康熙年间对宝通寺进行重修和增建,规模宏大,不幸咸丰末年毁于战火。现存建筑大多是清末保存下来的建筑。
在宝通禅寺后矗立着洪山宝塔。洪山宝塔原名临济塔、灵济塔。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塔随寺改名为宝通塔。因坐落洪山,后人又称洪山宝塔。该塔由元代该寺住持赠缘寇为纪念开山祖师慈忍法师募建。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动工,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竣工,历时十一年建成。塔为七级八方,砖石叠成,身高十三丈三尺,基宽十一丈二尺,顶高一丈三尺。志书上记载:原塔建时每层外围均有木质飞檐和护栏,塔下周围为砖木结构的副阶,每层八角坠以风铃,设计之精巧,工程之浩大,实为鄂中第一。后来在多年的风雨侵蚀中累加修补。清朝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工程,至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才完工,为了长久保留,将原各层木质飞檐改为雕凿精美的石质飞檐,易木栏为铁栏,塔下副阶改为八方石阶。塔顶照原样增高五尺,且用文笔峰式铸铜塔刹一万三千斤结顶以求永固。使之更加巍峨挺拔。1949年时的洪山塔已损坏不堪,1953年对洪山宝塔进行了全面维修。至文化大革命中洪山宝塔又遭破坏,条石脱落,各窗铁栏锈损,一万三千斤铜塔刹濒于倒塌。浩劫过后,雨过天晴,洪山宝塔重新修缮一新。
我曾经在两次拜访洪山宝塔。第一次2010年1月28日,冬雨刚过阴云密布,经宝通禅寺登山到洪山宝塔下,访塔后沿洪山山脊向西下山出洪山公园南门。洪山宝塔隐藏在云雾之中并未尽兴。第二次2010年4月15日到武汉,雨过天晴,又恰巧在洪山附近,于是再访洪山宝塔,此次由洪山公园南门上山,至洪山宝塔然后原路返回,这次省下了宝通禅寺门票。不过宝通禅寺还是值得一看的。
从宝通寺登上洪山山腰,就来到洪山塔院门前。洪山宝塔坐北朝南,建筑在山腰的一块石坪上。塔前有一座佛殿,登塔需要2元的门票,实在便宜。洪山宝塔通体暗红色,是一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石塔,八面七级,逐层收分,高45.6米,塔基周长37.3米。洪山宝塔出檐较短,腰檐和平座下为石雕斗栱,形制很特别。腰檐比平座下的尺寸大一倍,斗栱底部有石狮子,顶部为鱼尾形挑角,下悬挂风铃,在风中叮当作响。平座下由两层菱角牙子叠涩。宝塔二层以上,每层有四个塔门,两个一组,每组相对,每层相错,其余各面为佛龛。底层南侧开有圆拱形塔门,其余各面为佛龛,龛内各有金色佛像一尊。佛龛和塔门两侧各有一个石墩,有些已经奉化严重,一些完整的石墩上有明显的柱孔,以前可能有木质旗杆或者牌楼的结构。从塔门进入古塔底层,塔内白色墙壁上被无良游客乱写乱画。底层为圆形穹顶,四边为两层菱角牙子叠涩,有斗栱支撑。砖砌塔梯室内逆时针折上,塔梯狭窄,仅供一人通过。塔内每层和塔外相错,塔壁很厚重,需要通过十几级的石梯方能到达塔门外。每层两座相对方向石梯向上,另外两座向下,石梯顶部是半圆形梯田形状。石梯尽头的塔门外有钢管铁栏杆围挡。沿塔梯向上攀登,每层无塔门侧有佛龛。至顶层可以看见红色塔刹柱。通过西侧的塔门走上平座,塔门上有一块白色石碑,石碑上被胡乱写了很多字,原有的碑文反而不易识别。在如此高的地方,还能乱写乱花,真是“艺高人胆大”。无知者无惧!站在塔顶,举目远望,武汉三镇景色尽收眼底,东湖似镜,长江若练;九峰层峦,堆青叠翠;长江大桥飞架于龟山蛇山之间。真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010年7月10日星期六补记
http://s14/middle/62d7f2f2x8b052ec1bb3d&690&690
雄伟的洪山宝塔
http://s6/middle/62d7f2f2x8b052e93f585&690&690
塔刹
http://s5/middle/62d7f2f2x8b05319e1874&690&690
底层塔门
http://s16/middle/62d7f2f2x8b052eef745f&690&690
平座
http://s15/middle/62d7f2f2x8b052f1d2f3e&690&690
腰檐
http://s9/middle/62d7f2f2x8b052f698098&690&690
腰檐下的斗栱
http://s9/middle/62d7f2f2x8b052f880198&690&690
平座下的斗栱
http://s15/middle/62d7f2f2x8b052fe3a8ce&690&690
底层腰檐的斗拱
http://s5/middle/62d7f2f2x8b052f4b14b4&690&690
斗栱下的石狮子
http://s10/middle/62d7f2f2x8b052fb5c8b9&690&690
鱼尾形挑角
http://s13/middle/62d7f2f2x8b0669f45b0c&690&690
副阶遗迹
http://s9/middle/62d7f2f2x8b05305db858&690&690
底座
http://s1/middle/62d7f2f2x8b05302fe610&690&690
不明石墩
http://s12/middle/62d7f2f2x8b0530116b9b&690&690
比较完整的石墩
http://s2/middle/62d7f2f2x8b05309ab491&690&690
底层斗栱
http://s14/middle/62d7f2f2x8b0530b9454d&690&690
底层通往上层的塔梯。左面可一直向上。右侧只能到二层塔门。
http://s13/middle/62d7f2f2x8b05317f97ec&690&690
俯瞰塔室
http://s6/middle/62d7f2f2x8b05312403d5&690&690
塔刹柱
http://s5/middle/62d7f2f2x8b0530f64514&690&690
通往下层平座的通道
http://s8/middle/62d7f2f2x8b0530d7b6c7&690&690
通往上层平座通道。右侧的字迹有贼喊捉贼之嫌。
http://s16/middle/62d7f2f2x8b0531429eff&690&690
顶层西侧塔门上的石碑。
http://s5/middle/62d7f2f2x744d53e37e84&690&690
1949年前的老照片
http://s10/middle/62d7f2f2x8b052ddccd69&690&690
1949年后的老照片。塔院的围墙还没有。估计是1953年维修没多久。
http://s9/middle/62d7f2f2x8b0543f8ec38&690&690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