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荆州万寿宝塔游记

(2010-07-08 23:23:55)
标签:

万寿塔

万寿宝塔

宝塔

佛塔

古塔

分类: 华中卷★两湖篇

http://s5/middle/62d7f2f2x7449c9374524&690&690

荆州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襄樊,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名著《三国演义》描写的精彩之处大部分发生在这里。2009年10月25日,荆州再次闻名华夏,这里发生了可歌可泣的人链救人事迹。为了救援落水的儿童,长江大学大学生组成了人链。三位大学生舍身取义,重新为世人定义了饱受争议的80后。然而,事件急转直下,一张白衣老头站在船头,手牵绑尸绳和岸上讨价还价的照片被媒体曝光,挟尸要价的丑闻令世人震惊,人类道德底线被彻底打破。当地政府和打捞公司立刻被千夫所指、万人唾弃。最终打捞公司被迫退还了敲诈的钱款,负责人陈波因额外索物“构成敲诈勒索”,公安机关已依法将其拘留15天,罚款1000元。事件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件发生地点就是万里长江第一矶——荆州观音矶(形似象鼻,又称“象鼻矶”)。矗立于矶头的万寿宝塔见证了这一切。

2010年1月25日,头一天还是阴雨绵绵,这天却是晴空万里。工作也颇为顺利,一天的工作量,一个上午就提前结束了。来到长江大堤上的观音矶,万寿塔就矗立在古朴典雅,竹木苍翠的万寿园中。门票10元。购票进入万寿园,经过第一进院落,通过一个圆形的月亮门,绕过一做石雕明代四龙壁,穿过一片树林就来到万寿宝塔下。

万寿宝塔亦名接引塔。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至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历时四载建成。系明朝第七代辽王朱宪㸅藩封荆州时,遵嫡母毛太妃之命,为嘉靖皇帝祈寿而建。或谓嘉靖帝为毛太后祝寿。具有“镇江”之意。在清康熙、嘉定、道光年间曾维修加固。1966年,新中国政府进行过维修。万寿宝塔是湖北省一处重要的古建筑,是现存唯一一座明代藩王为皇帝祈寿的宝塔。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万寿宝塔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万寿宝塔是一座八面七级楼阁式砖石仿木结构佛塔。通高40.76米。该塔的额、枋、斗拱皆仿木构建筑形式,各层收敛明显,近似锥形。顶施葫芦形铜鎏金塔刹,内藏毛太妃手抄《金刚经》。整座塔制作细腻,塔身简洁,造型雄峙美观。万寿宝塔塔身深陷大堤堤面以下7.29米,平地仅能看到六层。这一奇特景象的形成,主要源于长江河床在漫长岁月中逐渐淤积抬高,荆州大堤也随之不断加高,新中国成立后因修建荆江大堤,底层被掩埋所致。现在经过清理,开挖了两层葫芦形基坑。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挡,坑壁镶嵌着数十块碑刻。通过斜阶可下到塔的底层。塔基八角各有一尊汉白玉力士为砥柱,形态各异,形象生动。底层雕刻和塔身有土沁痕迹。底层塔门上置一石匾,楷书“万寿宝塔”四字。通过南侧圆形拱门进入塔内,一层塔室为正方形,正中石雕须弥座上有接引佛一尊,身高八米,肃然威严,通过塔门上的圆拱塔窗,佛像原来可看到塔外滚滚长江。塔身内外壁嵌佛龛计94龛,共有汉白玉坐佛87尊,造型庄重,神韵生动,神态各异。塔内镶嵌着正方形塔砖,烧制独特,图文并茂,品类繁多,计有花卉砖、浮雕佛像砖、满藏回蒙汉五种文字砖,共2347块。佛像或端坐或肃立,千姿百态,各尽其妙。塔砖来自全国8省16个州府县,均为各地信士所敬献。第四层塔室内有一块“辽王宪鼎建万寿宝塔记”碑,字迹斑驳,是研究塔的营建历史的珍贵资料。塔内设螺旋式石梯,一至五层为壁内折上,第六层为室内折上。一至四层塔室内有石刻须弥座,须弥座上有佛像。第五层内有佛龛。每层向外洞开门,凭栏俯瞰,可一览“虎渡晴帆”之胜,仰见薄云片片,萦绕塔顶,俯见大江茫茫,浪奔涛涌。

万寿宝塔建于荆江大堤之上,除了为皇帝祈寿的主旨外,另还有镇锁江流、降伏洪魔,保一方平安的寓意。数百年来,万寿宝塔既是荆江两岸饱经水患的历史见证,又承载寄托了人们制服江流的美好愿望。

2010年7月8日星期四

http://s12/middle/62d7f2f2x8ae1e3a4488b&690&690

远观万寿宝塔

http://s5/middle/62d7f2f2x8ae1e3ffef34&690&690

一张百年前的老照片

http://s15/middle/62d7f2f2x7449c93d525e&690&690

平地看古塔“底层”

http://s15/middle/62d7f2f2x7449c943729e&690&690

实际的底层

http://s6/middle/62d7f2f2x7449c9268385&690&690

塔基八角力士。顺时针顺序。

http://s1/middle/62d7f2f2x8ae1dda04eb0&690&690

塔门上的匾额

http://s3/middle/62d7f2f2x8ae1dd7274f2&690&690

腰檐斗栱

http://s13/middle/62d7f2f2x8ae1de1a5aec&690&690

腰檐斗栱转角

http://s16/middle/62d7f2f2x8ae1dddd493f&690&690

塔身上的佛像

http://s4/middle/62d7f2f2x8ae1e2bf7f53&690&690

塔身每面都有两个佛龛

http://s6/middle/62d7f2f2x8ae1e291b945&690&690

底层接引佛面对的塔窗,这个位置是我登上竹梯拍摄的。

http://s16/middle/62d7f2f2x8ae1e5a26c0f&690&690

塔内的通道,内壁遍布佛像。

http://s5/middle/62d7f2f2x8ae1e254a8d4&690&690

右边是壁内的塔梯。正面的须弥座和须弥座上的佛像。

http://s16/middle/62d7f2f2x8ae1e17dd51f&690&690

通往底层的塔梯。

http://s5/middle/62d7f2f2x8ae1e140c364&690&690

第六层的佛龛

http://s16/middle/62d7f2f2x8ae1e112fecf&690&690

塔内斗栱

http://s12/middle/62d7f2f2x8ae1e0e53dab&690&690

塔室内的藻井

http://s14/middle/62d7f2f2x8ae1ded172dd&690&690

塔内的方形塔砖,雕刻这佛像。

http://s2/middle/62d7f2f2x8ae1de945821&690&690

塔壁内的塔梯

http://s13/middle/62d7f2f2x8ae1e44c234c&690&690

古塔南面的文物保护碑正面

http://s13/middle/62d7f2f2x8ae1e4986bac&690&690

古塔南面的文物保护碑背面

http://s2/middle/62d7f2f2x7449c932a071&690&690

古塔外立面

http://s10/middle/62d7f2f2x7449c92b1949&690&690

古塔内部结构

http://s8/middle/62d7f2f2x7449c92066e7&690&690

塔刹结构

http://s12/middle/62d7f2f2x8ae1e3d21b3b&690&690

日月生辉

http://s9/middle/62d7f2f2x8ae1e348bf38&690&690

万寿园对面的人链纪念碑

http://s11/middle/62d7f2f2x8ae1e376929a&690&690

人链纪念碑

http://s5/middle/62d7f2f2x7449c9311744&690&690

卫星地图
http://s1/mw690/001Oe8Gmzy7kSmcJJIc8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