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管理者的人性观及管理措施
广西南宁是第十八中学
张旭慧
在任何组织中人是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组织要素。人的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和发挥组织最大效能的重要手段。而任何实施管理?采取何种组织管理策略?这又决定于管理者的价值观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人性的认识。
哲学上讲的人性论是指人的一般本性和各个时代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是人类本性的最高概括。
管理心理学上讲的人性是指管理者对职工需要和劳动态度的看法,它不同于哲学上的人性观。它一般离开人的阶级性,而从人的自然属性方面展开。
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
说“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设。”所谓“人性假设”,实即管理中的人性观,是指管理者对于被管理者人性的基本认定,主要涉及到被管理者的需要和动机等内容。
这些假设不仅影响着管理者会产生何种管理行为,而且还制约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人际关系,最终决定着管理的效能。
在近代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先后提出如下几种“人性假设”。
(一)、经济人
1、基本观点: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因,在于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干工作是为了金钱,在组织操纵和控制下人是被动的。
(1)人的基本行为是受经济刺激的,人是为企业所操纵、激励和控制的被动力量。
(2)人的感情基本上是无理性的,企业机构的设计能够而且应该用来调和和控制人的感情,从而控制他们不可预测的性格。
2.管理策略:
(1)管理工作的特点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不是考虑人的感情。管理就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监督。
(2)管理是少数人的事,与一般员工无关。员工的任务就是听从指挥,努力生产。
(3)在奖励制度上,主要依靠金钱来激励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予以严惩。
(4)以权力和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和引导员工。
1957年麦格雷戈
用“X理论”这一名称归纳了“经济人”这一假设。人们还形象的称其管理特点就是“胡箩卜”加“大棒”。胡箩卜的作用在于满足人的物质追求,保持行为动力。大棒的作用在于迫使人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性。
(二)、社会人
1、基本观点:
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物质利益固然可以受到鼓午,但不能忽视人是高级的社会动物,与周围其他人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很大影响。其核心思想是,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人们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2、管理策略:
(1)更应注意为完成目标而必须关心和满足工作的职工的个人需求;
(2)关心职工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归属感和地位感等;
(3)注视群体的存在和团体奖励;不主张个人奖。
(4)管理者不仅是管理者,更是为职工创造条件、方便,富有同情心的支持者;
(5)实行参与管理,吸引员工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企业决策的探讨。
“社会人”的观点,比之“经济人”的观点,无疑是一大进步。它强调了人的社会性需求,突出了人际关系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三)、自我实现的人(自动人)
1、基本观点:
(1)人的需求是分层递进发展的,自我实现是最高需求;
(2)人们因工作而变的成熟,有独立和自主的倾向;
(3)人从根本上是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的;
(4)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不存在矛盾。
2.管理策略:
(1)管理重点的转变:经济人重视物质因素的刺激;社会人重视群体作用和人际关系;而自我实现人则更注意怎样使工作更具挑战性和内在意义,并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使职工能够在工作中找到这种意义,感受到接受挑战的自豪感和自尊感。
(2)管理职能的转变:管理者与其说是一位激励者、指导者、控制者,不如说是一位起催化作用的媒介者,是创造和提供方便的人。
(3)奖励方式的改变:外在奖励 内在奖励
(4)管理方式的改变:科学管理 参与管理
民主管理
麦格雷戈
用“Y理论”这一名称归纳了“自我实现的人”这一理论假设。该理论认为人除了有社会需要,还有想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潜力的欲望。因而,在管理中要使工作富有意义、有挑战性。能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和感受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四)复杂人
1.基本观点:
(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且不断变化。
(2)人在同一时期会有各种需求和动机。
(3)随条件变化,人会产生新的需求。
(4)在不同的组织或组织的不同部门会表现出不同的需要;
(5)无论什么动机,都可导致最高的生产率;
(6)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人、任何时代的万能的管理方式。
2。管理策略:
(1)权变管理,以现实的情景为基础,做出可变的灵活的行为。
(2)管理措施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千篇一律。
(3)管理策略和措施不能简单化和一般化。
这种管理理论也叫“权变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应用管理理论时应考虑现实情况。管理者要有洞察人的个性差异的能力,善于发现职工在需要、动机、能力、个性的个别差异,因人、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地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和激励措施,并能随机应变地采取适当的管理方法。
这四种人性假设,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先后出现的,反映了西方管理界对人的认识正在逐步加深。这种管理中人性观的发展,是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对人自身的认识,对人价值的关注,对人的尊严的重视的发展和变化的体现。四种人性假设提出的管理主张和措施有其合理和科学的一面,至今仍有借鉴作用。
但他们或是片面强调人的生性,即自然性;或是片面强调人的习性,即社会性;或是看不到人性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因此,单纯根据人性特点提出管理对策,忽视了社会化在生产的客观需求。提出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却未能揭示产生与形成社会文化的经济基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