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印度之前,我曾无数次看过泰姬陵的图片和驴游功略,它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建筑”。泰姬陵位于印度阿格拉市,是世界闻名的印度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作,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其爱妻蒙泰姬修建并以其名字命名的陵墓。
当确定印度之行的那一刻开始,我心中就有一种迫不及待见到泰姬陵的心情。它和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罗马的大斗兽场、亚历山大墓和索菲亚大教堂被称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如果说,一座建筑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话,艾菲尔铁塔是法国、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长城是中国,那么泰姬陵就是印度。 某种意义上来说,泰姬陵是很多人印度之行的最大期盼,因为对于大多数没有来过印度的人心里,它就是印度的象征。
当我见到泰姬陵的时候,第一眼是惊讶,第二眼是感叹,第三眼就是无语了,这美仑美奂的壮丽艺术宫殿,无法用语言表达,她那纯洁无瑕的美仍然让你窒息!经过几百年的日晒雨淋,大理石已经开始老化,从而造成建筑的外表色泽不再均匀,遥想当年泰姬陵初建成时,那一片洁白的景象,真的怀疑它不是人类的建筑物,而是外星人制作的一个大型象牙模型被安放到地面上了。真是此景只应天上有啊!陵园南侧的拱门上镌刻着《古兰经》的一句经文:“请心地纯洁的人进入这座天国的花园。”
几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写下无数的动人诗篇。它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陵墓,其中纯白大圆顶被印度诗人泰戈尔形象地写到:“泰姬陵是永恒面额上的一滴眼泪。”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极高的艺术价值。
我查了下资料,它始建于1631年,每天动用2万名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各国能工巧匠,历时22年、花6500万卢布建成,这还不包括购买大理石和宝石及半宝石的费用,估计当时的整体造价超过七亿卢布,绝对是举世巨制。所用的白色大理石,从400公里以外的拉贾斯坦采石场运来,镶嵌所用彩石或宝石来自世界各地.包括巴格达的红玉髓、斯里兰卡的天青石、旁遮普的碧玉、阿拉伯海的珊瑚、欧洲的玉髓、中国的绿松石和水晶。
当我走进大门,一眼看到那洁白大理石建造的陵墓的时候,我还是为她的美丽折服了。这“一滴爱的泪珠”的形象比喻,据说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为纪念死去的皇妃而修建的泰姬陵。
“请为我建造世界上最美的陵墓吧。”女人喃喃的说,
“恩!”男人低声的回应。
于是,这座让世人惊叹的世界上最美的陵墓,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帘。
导游说:这些都是传说,不足凭信,可我宁愿相信这个美丽的故事,只有这样的故事,才能配得上美丽的陵墓,而美丽的泰姬陵背后也也一定得有这样的故事才对。
泰姬陵的安检非常严格,包的每个夹层、钱包都会被打开查看,食物、水、甚至电池也不允许带入。
走进泰姬陵,首先看到的是用印度特有的红砂岩砌成的高大围墙,墙上角楼耸立。单是看到这个建筑,已经让人赞叹不已了。
拍了好些照片后,我跑进第二个门,从门一直到泰姬陵主体建筑之前是100多米的水道,站在拱门口正好看到白玉般的泰姬陵倒影浮在水中,传说水道中曾经流淌的不是水,而是象征纯洁的牛奶,宛如进入了人间仙境。
站在高处,回望大门,有足够的观赏距离观看泰姬陵,因此很多人会在这拍照。
拿了副鞋套套在脚上,从台阶走上去进入陵墓。天啊!就连花纹精细的墓室窗棂,也是用整块大理石镂空雕刻而成,从陵墓的拱门可以进入墓室,几十米高的墓室内没有灯光,镂空雕刻并用宝石和贝壳镶嵌图案的石屏风,环护着墓室中心的两座用花卉图案装饰的石棺。较大的蒙泰姬皇后的石棺在泰姬陵的中轴在线,而较小的是沙贾汗皇帝的石棺则陪衬在一个角落,这是泰姬陵中唯一不对称的部分,因为皇帝在建造泰姬陵时未考虑把自己埋在这里,而是打算在亚穆纳河对岸修建一座黑色陵墓,与白色的泰姬陵遥遥相望,所幸后来抢了皇位的不肖子虽然没有圆了父皇的心愿,但是最后仍把父母合葬于此。
一个穿白色长袍裹着头巾的眼睛深邃脸上布满皱纹的老人用语速很快的印度腔英语向我们这些围着石棺的人介绍:“动人的爱情故事,不朽的建筑艺术,多美啊!高高的圆顶是通往天国之路,可以听到天堂的声音!”说完他就扯开喉咙哇啦啦叫了几声,老实说,他说什么我不明白,不过巨大的穹窿下面,幽暗的光线里,有鸽子在室内飞来飞去,扑簌簌作响,两具石棺静静的放在那里,的确令人感觉到时空的变幻……
在泰姬陵的两侧,对称建有两个红色的清真寺,那也是别具风格的。据说那是给那些工匠们做礼拜用的,红色的建筑映衬着泰姬陵,阳光下美得动人。
到泰姬陵,聚集了很多盛装的印度人,有的好像是团体来的。妇女穿着五彩莎丽,男子有的包头,孩子打扮得活泼可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