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说的亚西卡、康太时等YC口,YC=yashica+cosina
这两家都是日本的光学厂商。由于德国蔡司自己的儿子---蔡司依康一直不成器,所以在胶片时代,主要的135单反蔡司镜头,就是康太时CONTAX机身(YC口)配蔡司镜头。康太时我玩过167、ST、AX,都是很扎实的机身,与蔡司相得益彰。没有蔡司,康太时很难有成就;相反,没有康太时,蔡司也很难以发展。在当时,有德制比日制要好的说法,但是不得不承认,contax就是真正的蔡司。

YC卡口的镜头,分为德国产(G)和日本产(J)(COSINA代工),同时也分为可以自动曝光(AE)和多重曝光模式(MM),一共有四种组合,这也是我们常说的AEG,MMJ之类的。应该说,蔡司在YC卡口上是下了大力气的,出现了像D21/2.8
D35/1.4 P100/2 P135/2 APO200 这样光学素质极佳的镜头。

到了数码时代,由于佳能卡口的优势,YC卡口的镜头通过转接卡被大量转接到EF卡口上,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德系镜头的魅力。但是,毕竟YC卡口不是数码单反的原配,转接以后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手动对焦自不必说,测光不准,打板,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很多人望而却步了。
随后,蔡司委托consia,推出了ZF卡口的蔡司镜头,当然后来又有了ZE,ZK等等。这些头实际上在结构上和老的YC是几乎相同的,但是兼容性好了很多,可以测光,最新的ZE头甚至有了自动光圈,也就是说,除了不能AF,其他和EF头完全一样了。
但是怀疑立即接踵而至,由于ZF,ZE均为日产,有人就认为这是假的蔡司,我觉得大可不必,玩蔡司就是玩结构,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老YC和ZF的结构,几乎完全一样,至于玻璃说,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更多的证据来说明。
而SONY的ZA这类镜头相对来说争议最大。为什么?因为蔡司以前从未出过自动对焦的镜头,而且,从结构上看,16-35ZA,24-70ZA,135ZA的结构并未在传统蔡司系统中出现过,甚至给人以日系镜头的感觉。有摄影无忌论坛上的影友们考证了一些文献,基本确证了ZA是蔡司和sony共同合作的作品,既然是这样,ZA冠以蔡司的名义也是没有问题了。当然,ZA头的高素质大家也看到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