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国教育心理专家的育儿经

(2012-06-07 06:25:07)
标签:

心理

教育

成功

成长

期望值

沟通

引导

纪律

亲子

杂谈

分类: 育儿杂谈

今天去温哥华市区办事儿,坐天铁回来的路上,闲来无事读报,无意中在《环球华报》上读到一篇报道。大温地区著名的教育心理学专家,俾诗大学(UBC)教育系教授樊贝博士(Dr. Shawna Faber)上个月末专门为华裔的家长们做了一场关于教育心理与子女成长的讲座。在仔细阅读了讲座内容的报道后,感觉颇受启发,现跟各位博友分享一下。


成功教育的基础是设定合理的期望值


教育的目的就是来源于父母对孩子所有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也是完全合乎情理的。但这个“期望”的度应该如何把握却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基础。


对孩子期望的正确认识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不能给他们设定不合适的期望。超过他们年龄、能力范围的期望,会让孩子产生压力,也会因为做不或受到指责、否定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发育。其次,不同阶段应设定适龄的期望值,并在孩子实践的过程中,始终对他们保持正面的信念,相信他们会成功而不是整天“盯”着去批评他们的错误,这样不但能让你更好地挖掘孩子的亮点,也能让孩子因为得到鼓励,受到肯定而信心大增,兴趣与行动力也会提高。父母对孩子正确的期待+鼓励式的引导管制--》孩子接受正面反馈--》更主动地去实现目标,这样的良性循环是成功教育的保障和基础。



要纪律不要处罚  引导教育最有效



“纪律”和“处罚”的差别在于,纪律不代表惩罚,它是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因此,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设定纪律是有必要的;反之,不要以为惩罚就可以让孩子变成你想象中的样子;惩罚也许可以让孩子一时被震慑,但却不能教导正确的行为,反而会造成孩子的更加暴力。


孩子犯了错误,或是做了让你不满意的事情,家长该怎么做呢?在处理孩子的错误行为时,做家长的首先要让他们意识到“自然后果”与“逻辑后果”两种危害。比如,受伤感到疼痛,迟到了无法参加期盼已久的活动等,这些能让孩子马上就能感受到教训,这就是所谓的“自然后果”;而那些在犯错误后并非能让孩子立刻得到教训的,比如朋友被弄哭,顺手牵羊拿别人东西,或者不好好念书虚度光阴等行为,则属于“逻辑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长的介入来让他知道自己犯下错误的严重后果。


在帮助孩子认清犯下错误的后果后,家长就要采取“行动”了。这里的行动,不是打骂,也不是包办一切去帮孩子解决,而是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的途径。家长不责骂,但也不接受,可以提示孩子,“犯了这个错误,你想如何解决?你想通过什么来补救?”这样的做法既让孩子认识到要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付出代价,也让他有机会学习承担责任,并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日以高标准来要求孩子并非错事,但标准一定要合适,不宜太过夸张,从而让孩子无法达到。真正有效的教育还是离不开鼓励和自信。所以,对孩子不要力求完美,平日里要多鼓励,赞美,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学习和尝试的勇气和积极性。即使在批评完之后,也要对孩子来一句,“你是好孩子,但今天做的事情让我很失望。希望你能记住教训,以后不要再犯。无论如何,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这种“对事不对人”和“无条件爱”的理念,其遵循的原则就是“评估孩子所做的事情,所发生的行为,而不否认其本身的价值”。


男孩与女孩沟通方式有差别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女孩更容易交流,比较愿意与家人分享心事;而男孩则相对比较“有个性”,更容易受自我意识的影响而回避与大人的交流,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沟通时需要找准“时机”,在共同进行某项活动,比如做运动、看电视、开车时间接切入话题,从侧面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心理状态,让孩子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表达真实的内心。相比较而言,四目相对的严肃谈话模式,只会让孩子更抵触。还有一点比较重要,既然家长想要孩子多开口,那么,在交流时一定要遵循相互尊重的模式,在听的时候尽量不要发表意见,更不要指责,耐心听完以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让孩子不畏惧分享,养成多开口的习惯。


如何做到有效沟通?


缺乏沟通就无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也就无法成就良好的教育。很多父母都因为忙着工作而与孩子在心灵上的沟通很少,从表面上对孩子嘘寒问暖却对他们的真实感受、心理变化一点儿都不了解。这样的父母并没有真正扮演好“父母角色”。


沟通可以分为“语言”及“非语言”两类。从语言类沟通来看,有原则却友好的“协商式”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长官命令式、强压式、无原则妥协包办式等,则会给孩子造成叛逆、懦弱、骄纵等不良心理。让孩子有说话地权利,听完再提出你的意见方案与孩子分析,这样的沟通效果一定比强制命令更好,尤其是对于在青春期叛逆心较强的孩子。当孩子觉得被尊重,被平等地对待,他们才会更愿意合作。人与人的尊重是相互的,无论年龄。



至于“非语言”的沟通常被很多家长所忽略。家长不要只想到用语言去教导孩子,更要身体力行地在日常生活中来感染孩子。例如,孩子犯了错总是找借口,不愿承认错误惹你生气。家长不妨反思自己是否经常也会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用千般理由来回避?你要求孩子每天学很多东西,自己却总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又怎么从你的“榜样”中得到动力?你人前谦卑有礼,背后却总说别人坏话,又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所以,有效的沟通,基于对孩子真实感受的了解,以及家长自己平日的以身作则。


西方的教育模式  重视参与和互动


相比中国死板的“应试教育”,西方的“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孩子多发问,贡献自己的想法。老师喜欢发问和表达意见的学生,无论对错都欢迎,因为这显示了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和欲望,仅凭这一点,就能给老师留下好印象。


孩子的成长,不能只看重学业。心理健康才更重要。有了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才能全面发展,而这也是孩子日后进入社会最需要的条件。至于学业成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家长要格外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以及永远都缺不得的亲子沟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