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票投资最难的究竟是什么?

(2015-04-12 15:11:00)
标签:

股票

分类: INV[股票投资]
本文特别献给那些仅仅因为自己手上的股票涨得慢而试图卖掉,然后去买入那些涨得快的股票的投机之徒!
>>>
以前,我总以为投资最难的是持股耐心,现在有了ODOR,我看最难的已经不是关于持股耐心了,而是对投资理念的耐心坚守(投资有个重大错觉:正确的理念需要时间和超凡耐心才能取得超级回报,而某些特殊时间段错误的理念甚至无需任何理念可以赚到很多快钱,甚至比坚守理念赚得还要多得多,所以才有牛市遍地都是股神的人间笑话!这种情况下原本持有正确理念但意志力薄弱者很可能经不起诱惑而选择了投降和背叛,加入到乌合之众。最好的故事:格雷厄姆关于石油商人下地狱的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的经济价值不可限量,简直可以换回10个苹果公司!)。

有时候,你用短期视角来看,错误的投机理念却赚了很多很多钱,就像一味拿NASDAQ曾经高达几百倍的P/E来鼓吹当下的创业板一样。而现实却又确实验证了他们的“胜利”。2015年来创业板股票翻番的不少,闭着眼睛就可以买到涨幅超过50%的股票了!
连这超级泡沫全通教育都好像是个不倒翁啊。

而坚守在银行和证券的理性投资者们,却还在为50%的收益率而奋斗着呢。。。

这种极大的反差和金钱诱惑,让我想到了朱元璋说,就怕臣子们不贪权,不图利,不好色啊,所以刘伯温是他最难应付的啦,要不是胡惟庸这个奸臣所害,估计他可以和汤和将军一样,成为极少数能够安度晚年的功臣名将!

当然,这种势态下,也不得不想一想90年代末巴菲特被IT弄潮儿们嘲讽的历史一幕与后来讽刺性的结局——嘲讽者们过了嘴瘾而且赚了非常多的账面利润,但也为之付出极其巨大的惨重代价,最终败得一塌糊涂(绝大部分股票跌去了百分之八九十之多!)。股神的代价不就是再等一等吗?!(这让我想到了著名的延迟满足的心理学实验,真正理性的投资者就是坚持20分钟才吃糖的“孩子”们啊!)
由此,难道说市场先生不是公平的吗?
它一定会奖励真正的理性投资者,而去严厉惩罚一切投机之徒(想一想杨宪、胡惟庸之流的悲惨下场吧)。而且最恶心的是它在惩罚之前还要先令他们疯狂(让我再次想到朱元璋皇帝,先给你丞相宰相做做,然后他就可以坐等你犯罪,然后就把你名正言顺地给灭了。我总结为朱氏灭人三板斧——升你官,你犯罪,灭你人。),那如何才能令它们疯狂呢?那就是给他们送很多很多钱,让他们忘乎所以,让他们神魂颠倒,这样才会逐步消灭他们大脑中的关于风险、破产等重大金融概念的良性细胞,而滋生出暴富、杠杆和快钱等恶性细胞来(我看甚至可以称之为“金融癌症”,哦不,这种癌症比生理癌症还要可怕得多,因为它同时又具有强大的传染性!)。
嗯,我看这一现象在官场同样适用啊!
看看那么多贪官的下场,跳楼跳江、烧炭自杀,难道不够惨烈吗?(个人以为烧炭自杀为上。一是更加私人化[跳楼砸到花花草草倒还好,万一砸到阿猫猫阿狗甚至无辜路人呢?];二是拉动炭的消费,也算为内需做了最后一点贡献吗;三是更加文明,什么跳楼喝药啊,给我的印象都是农村的悍妇所为。当官的很多还是多少读了点书,见过一些世面吧,所以还是要尽量选择文明的方式为上啊。)

所以,为了心安和善终,切不可贪图眼前暴利而与虎谋皮,刀口舐血,悬崖边上起舞!

警戒: 从危害性来讲,躲过巨大灾难的优先级要远胜于赚快钱与赚慢钱(况且未来还是一定会加倍给你的)的边际收益。一定要坚持用正确的理念赚取安全的钱,而不能用错误的理念赚取危险的钱,哪怕后者看上去更多。

补充:在行为金融学里面有个“心理账户”概念,那里是告诫我们平等对待每一分钱,不要区分是本金还是赚来的钱,或是其它外来之财而不加珍惜。那么我就来个相反的提法,我认为在一点上面倒是需要有点“心理账户”,那就是要学会区分安全的钱(暂且简称为善钱,这就好比通过合法而勤劳换来的钱)和危险的钱(恶钱,这就好比通过贩毒、抢劫、赌博挣来的钱)。无视泡沫追高买入就是在求恶钱啦,恶有恶报——这并不是佛教专用语,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宇宙法则。

shannon
Apr 12th, 20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在巨浪中扬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