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INV[股票投资] |
花了三天终于啃完了。
这本被金融业奉为经典的著作就不用我再来说写得如何如何好了,反正都是废话。
读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做投资一定要时刻保持危机感,就像华为的任正非那样,像海尔的张瑞敏那样,像微软的比尔.盖茨那样,不断的否定自己,不断的询问——自己离破产还有多远!
否则,很可能陷入成功后的诅咒!
很多优秀企业包括LTCM的陨落起点都是——过去做的太成功以至于导致了必然的自负,最后走向了毁灭。
能够做到数十年长青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要么时刻保持危机感,要么让自己形成一种够铁的,甚至别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极端保守主义思想。
就拿股神巴菲特来说吧,他经常在致股东的信中不断地提醒投资者,自己的未来投资业绩会随着规模的扩大有所下降,显然这种做法是为了控制投资者的过度预期的贪欲,特别是在本年度有个大丰收的年份。
在上世纪90年代IT泡沫积累时期,巴菲特能够忍常人所不能忍,硬是恪守自己的投资边界,不去投IT类疯狂的股票,这就是一种超越大众的行为方式。
在LTCM陷入绝境时,他报价2.5亿美元收购LTCM,而且要求LTCM限时1小时内给出答复,没有讨价还加的余地,这同样体现了他铁的投资原则!
尽管本书作者认为股神的这次报价纯粹是个错误报价,最终导致收购流产。
现在看到雪球上很多投资大牛人,因为集中于TMT行业,短期收益率简直就是超股神类,CAGR不乏100%以上,半年收益率不乏50%以上,有哥们甚至到了90%多,我除了羡慕但并不嫉妒更不会恨。
他们有的人就开始写书,为谋名!
有的人就开始发起自己的私募产品,为谋利!
当然,这是他人自由,不便评判。
我只想用来告诫自己,哪怕连续3年、5年CAGR超过50%,甚至100%,也不要让自己丧失了危机感,丧失了基本的风险控制意识。要时刻记住一些股市中最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谚语,比如生存得持久比赚得快要重要得多,高收益是不可持续的等等。。。
在股市中,每个亲临战场的人都会面临诸多陷阱和骗局,有些是别人给你的,有些是上天给你的,但还有一些却是自己给的,这成功的诅咒就是其中之一。
如何去战胜自我,并超越这一诅咒,已经不是简单的投资操作层面的问题了,而是需要在投资心理和投资哲学上下功夫。
这就是我为何要花很多时间去研究投资心理学和金融历史等抽象问题。因为我相信在这个上面犯一次错误远比某几次买错了股票要严重得多,很多人跳楼、很多投资公司破产的根源也就在此!
投资技能决定赚钱有多快,而投资哲学和投资心理会决定走多远。
总之,要把”越是成功的时刻,就越是危险的时刻“这一充满智慧的言语牢记于心!
shannon
Jul 1st,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