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指标不是孤立的,需要行业横向比较得出价值。
1.
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本财务指标重点考察在公司经营活动中所有投入资本的收益情况,而不论这些资本被称之为债务还是权益。ROIC考虑了税率和负债因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作为ROE的补充,考察公司ROE的真实含金量;
投入资本 = 股东权益+有息负债,不包括信用借款
ROIC = 税前收益EBIT(1-税率)/(有息负债 +
股东权益)
2.
EVA(经济增加值):它是全面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真正盈利或创造价值的一个指标,是衡量公司为股东利益赚取利益能力的重要方法,其中将资本成本(股权成本和债权成本)计算在内,因此从EVA的考察角度看,企业的经济增加值是从股东利益角度上看公司的盈利状况(而不是常规的财务盈利数据);
EVA = 税后净营业利润 - 资本成本
= 税后净营业利润
- 资本总额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3.
ROE(净资产收益率或股东权益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可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结合ROIC联合研判);
ROE = 息税后收益(净利润) / 净资产(或股东权益)
4.
毛利率:衡量公司在行业中的基本经营能力,一段时间持续高毛利率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垄断和企业竞争力;
5.
净利率:衡量公司的经营管理效率,一段时间持续高净利率意味着公司在利润转化的方面做得不错,管理水平较高;
6.
资产负债率和财务杠杆:常规财务风险考核指标;
7.
自由现金营业收入比率(FCF/营收):该指标考察公司将营业收入转化为自由支配的现金的能力;
自由现金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值 - 资本支出
资本支出 = 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估值
当前市场上常用的估值指标很多,例如:PE估值法(市价/每股收益),PB估值法(市价/每股净资产)等等。
本文观点:
1.
PE估值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净利润,因此只要净利润的增幅与PE增长成正比关系,则高估值可以被接受;
2.
PEG估值法:是一种考量PE增长与公司每股收益增长比率关系的估值方法,这种方法弥补了PE的静态观测观点,弥补了PE对企业动态成长性估计的不足。
PEG = PE /
未来三年(或更长时间内)平均每股收益增长率
3.
PB估值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净资产(或股东权益),因此净资产收益率(或股东权益收益率)较高的企业,其股东权益价值不断提高,则估值也可以相应提高;
4.
PCF(市现率估值法):是以市价/每股经营现金的比率,现金流本身就足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PCF绕过了计算PE是复杂的会计调整,简单地将企业现金营收状况一目了然;
5.
EVA估值法考量了股权成本和债权成本在内,因此,随股价提高会相应增加股权成本、随负债率提高会增加债权成本。因此,若随股价提高亦能够带来的真实的股东收益(EVA增加值)提高,这样的企业可以被赋予高估值;
6.
内在价值估值法:巴菲特认为投资股票实际上就是做企业股东,企业的利润折算到每股收益就是企业为股东赚取的利益,因此,买入投资标的的收益率
= 每股收益/买入价格(市价),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用买入股票的收益率与无风险的政府长期债券收益率比较,以确定投资的风险系数;
内在价值 = 每股收益(年度)/政府长期债券收益率
以2010年6月买入柳工为例:当时柳工09年每股收益1.41元,当时政府10年期利率约4%,则柳工当时的每股内在价值为1.41/0.04 = 35.25元,于是在考核其他财务指标后以均价18元买入,截止2011年3月17日,柳工收盘价为38.78元(2月28日曾达到44.23元的高价)。在柳工优秀的年报数据支持下坚定持仓。
7.
在评价企业估值时,须结合PE、PE、PCF和EVA联合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