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坚定不移地选择——价值投资——理念?
(2011-09-15 23:50:25)
标签:
财经 |
分类: INV[股票投资] |
其实,这篇文章早就该写了!
谈到投资策略,正如中国传统武林派系一样,且看:
下面,主要谈谈我为何坚定不移地选择——价值投资——理念?
一、价值投资符合我的生活和商业最高原则;
责任 价值 可持续——只有价值投资理念可以完全反应出来。
责任 ——
就是把自己的资本配置到真正卓越的企业之上,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履行了社会责任;
价值 —— 强调分析企业的内在价值,远离那些圈钱的垃圾公司;
可持续 —— 不追求短期超额收益率,而是追求可持续的收益率!
二、价值投资者把自己看成优秀公司的主人,而不仅是股票的持有人,信任的是公司的业务、管理团队和发展前景;并愿意与公司一起在市场中承担各种风险;
资本市场存在的最朴实的理由就是资本的合理配置,让资本流动到最能增值的地方。相对于短期投机结果就是吹起泡沫而言,对实体经济并无多大贡献来讲,把钱投向真正卓越的企业和企业家身上才是正道,因为他们为社会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
价值投资者绝不相信股票市场是个零和游戏!
价值是一切商业组织存在的理由,不能创造价值的任何商业组织都不应该存在,这是所有商人应该具备的商业道德。
三、价值投资才可以真正解放出自己来,会有大量空余时间用于生活;
对于技术派或者炒中短线的人来说,需要时时刻刻关注各种图形和指标,需要不停的关注股价的涨跌!
而价值投资刚好相反,是遵从“懒惰致富”的原则,不会在意股市表现,而把重心放在研究公司方面,是把自己当作公司的主人而不仅是股票的持有人。
四、有许多经过市场检验的海内外奉行价值投资的先辈们做出了好榜样,实践检验的真理才是真理;
从国外的格雷厄姆(当然还包括他的很多门徒们)、林奇、巴菲特、芒格,到国内的林园、但斌、段永平、赵丹阳、李驰等等。
尽管从股民数量上来看,真正奉行价值投资的人不到10%,也就是说在股市里面通过做短线,做波浪,做趋势一样有很多人赚钱,而且在一个短的时间窗口内,其收益可能还超过了奉行价值投资的人,即使如此不能否定价值投资策略的威力所在,因为可持续性赢利是我的重大商业原则!
记住《穷查理宝典》里面的话:一个人在死之前,不能说自己是幸福的!
五、我的性格与价值投资风格不冲突。
价值投资需要理性、耐心,纪律等性格要素,我想从性格成熟度上面差不多已经达到,尽管离芒格所述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但我相信自己可以去不断的改良自己。
六、我相信无效市场假说,不相信价格预测;
在我看来股市价格就是大量散户、少量机构投资者(包括庄家)多空群体博弈或操纵的结果(群体行为很多时候是非常不理性的,可参见大众心理学经典之作《乌合之众》),其背后是无法用任何模型来预测的,而很多技术指标可能相互矛盾的地方,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很多系统性风险是突发的,你根本无法意料的,比如地震、海啸、还有530股灾,肯定无法预测的——否则哪有那么多被套牢,包括很多机构投资者!
那么从风险角度来看,价值投资的出发点是去分析上市公司的品质,包括从公司的产品、服务、高管团队、品牌、文化等诸多要素去评估,当然还包括财报等。这些东西更有可预测性和可感知性。
价值投资者非常看重的是公司的内在价值——即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的贴现值,并以此做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七、只有价值投资可以把自己引导向自由幸福之路;
走其他路线也许同样可以赚很多钱,甚至赚更多的钱,但是从心理健康程度来讲,大起大落式的投机对心理健康可能存在着严重的威胁,想想那些仅仅因为股票下跌而跳楼的投机者吧——命运本不该如此的!
价值投资者必须先战胜贪婪,不会总把利益最大化放在心中,而是淡定,也会远离那种只图眼前的做法。看看巴菲特先生吧,如果不投微软算是搞不清IT行业,那么几十年之后仍然不投Google,远离了极大的收益诱惑,这是一种投资态度战胜技能的做法,是对能力圈的绝对服从。
记住:天下的钱永远也赚不完的,但是贪婪会毁灭任何一个聪明的人。
由此,价值投资者不仅是对投资技能的考验,更是对人品格和性格的考验。
合格的价值投资者必定是心理健康的投资者,哪怕是股价跌了50%也不会惊慌失措,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也不算是合格的价值投资者!
投资——是一种充满了乐趣的艺术性事业,要赚钱,更要快乐:)——这也叫“双赢”吧。
-------------------------------------------------
好了,也许有人说我们的股市就很不完善,怀疑是否可以走价值投资路线,但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完美的事情,美国的法治那么健全,SEC权力那么大,可仍然出现做假账,内幕交易等丑恶事件,人的本性不会因为肤色的不同而有本质上的差别——贪婪、恐惧、偏见、短视等等——这些都是合格的投资者必须去学会克服的——如果不能战胜自己——试图依靠某种超级投资策略就可以轻松获得财务自由——这本身就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所以尽管我们的证券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总相信大趋势是朝向好的,比如股权分置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逐步进行了改革,我也相信迟早会引入做空机制,从机制上更接近市场化。
由此,我并不需要去写一篇关于价值投资的可行性分析,更不需要先走技术分析路线,如果不行再切换到价值投资轨道上来,我坚信价值投资就是我理解中的最好的投资策略,是最符合我的策略!
当然,市场上可能还有很多打着价值投资的口号,却做着短期投机的炒股人,要么是他们根本没有弄懂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要么是知其理念而行为上无法战胜自己的贪婪、恐惧或者偏见等人性弱点,导致结果不理想,从而对价值投资产生了怀疑,要么对这个市场产生了绝望的态度——显然此时无法客观评价!
尽管我现在还是一个证券投资的小学生,值得庆幸的是在此刻我就已经非常坚定自己要走的路线,不会被其他干扰的噪音所打扰,同时我也会为自己的选择负全部责任。
对于价值投资的具体操作层面,我想不会严格教条化,毕竟价值投资的起源国家跟我们现状还有很大的背景上的差别,但即使如此,也只能是在小的方面做一些调整,不会去否定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比如安全边际、长期持有、集中投资等。
所以对我来说,奉行价值投资的风险在于:
1. 能不能在这个市场中找到符合我投资标准的几家公司,如果一家都没有,我也只能持币等待(去旅游,继续完成我的技术类书籍的编写),因为安全边际和耐心是铁律;
2.在执行层面多大程度上符合了我所追随价值投资理念(因为人类有一个“知行落差”的毛病必须加以克服);
参考“所见即所得”的术语WYSIWYG, 我也不妨杜撰一个原则来:
所做即所思—— WYDIWYT (What You Do Is What You Think)
-------------------------------
如下部分补充于九月十六日:
关于这个话题,实在太重要了,所以不得不再次补充一些我想说得话。
我想说的是,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投资策略可以去适合于任何人,正如婚姻的目的都是要幸福,但每个男人都有自己合适的女人一样,每个人的审美和性格很不一样,具体到投资也会是如此,赚钱是投资人的目标,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技能结构、风险偏好和性格、心理特征。所以我认为投资策略的选择是根据人的偏好,比如那些缺乏耐心的急性子,更喜欢投机的人当然不会选择价值投资方式,可能选择短期或波段操作方式。
那么这样讲似乎也把这个问题复杂化了,其实也没有,因为可以提供足够的方式来检验你选择的投资策略是否适合于你:
一是总体上讲你是否赚到钱?
—— 当然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评估。可能会超过一年。
二是你是否从投资中得到了乐趣?
这一点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应该比较容易,因为他们并不在意股价的波动,一旦买入就会长期持有。对于技术派可能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了,因为要时刻关注股价的涨跌,而且他们把股价下跌当作了坏消息,这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更坏的可能会波及到生活层面,而价值投资者却无视股市的存在,当然也就不关注股价涨还是跌了。
无论如何,你必须时刻用这两个判据来衡量自己的投资策略,特别是第二个。我一直反对用一种非常痛苦的自我折磨的方式去挣钱,这种生活态度就不是明智的,而且在如此压力之下去做决策也很容易犯错。
我认为投资是一种乐趣,里面也充满了艺术性,带有一点浪漫主义的东西,可是有些人也许不那么认为吧,他们更愿意去用很严肃的态度,用精准的数学运算(尽管我的数学成绩也是超好,但我想实在不需要把简单的世界复杂化了吧)去预测明天和后天。而我更愿意用这种方式去打发大量的闲暇时间:看几部西部片,读几部人物传记,听几场交响乐演出。。。。
巴菲特:当人们贪婪时恐惧,当人们恐惧时贪婪。
看来现在是人们恐惧的时候,所以也就是我应该贪婪的时候啦:)
shannon
谈到投资策略,正如中国传统武林派系一样,且看:
1、了解机构的偏好-内在价值理论(基本派)
2、熟悉大师的伎俩-市场趋势理论(技术派)
3、借鉴学者的观点-随机游走理论(学院派)
4、倾听前沿的声音-投资组合理论(现代派)
5、探讨人性的弱点-行为金融理论(心理派)
6、分析大鳄的哲学-双向反身理论(对冲派)
7、跨越学科的障碍--融会贯通理论(综合派)
8、合璧中西的智慧--三才合一理论(国学派)
下面,主要谈谈我为何坚定不移地选择——价值投资——理念?
一、价值投资符合我的生活和商业最高原则;
责任 价值 可持续——只有价值投资理念可以完全反应出来。
责任
价值
可持续 —— 不追求短期超额收益率,而是追求可持续的收益率!
二、价值投资者把自己看成优秀公司的主人,而不仅是股票的持有人,信任的是公司的业务、管理团队和发展前景;并愿意与公司一起在市场中承担各种风险;
资本市场存在的最朴实的理由就是资本的合理配置,让资本流动到最能增值的地方。相对于短期投机结果就是吹起泡沫而言,对实体经济并无多大贡献来讲,把钱投向真正卓越的企业和企业家身上才是正道,因为他们为社会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
价值投资者绝不相信股票市场是个零和游戏!
价值是一切商业组织存在的理由,不能创造价值的任何商业组织都不应该存在,这是所有商人应该具备的商业道德。
三、价值投资才可以真正解放出自己来,会有大量空余时间用于生活;
对于技术派或者炒中短线的人来说,需要时时刻刻关注各种图形和指标,需要不停的关注股价的涨跌!
而价值投资刚好相反,是遵从“懒惰致富”的原则,不会在意股市表现,而把重心放在研究公司方面,是把自己当作公司的主人而不仅是股票的持有人。
四、有许多经过市场检验的海内外奉行价值投资的先辈们做出了好榜样,实践检验的真理才是真理;
从国外的格雷厄姆(当然还包括他的很多门徒们)、林奇、巴菲特、芒格,到国内的林园、但斌、段永平、赵丹阳、李驰等等。
尽管从股民数量上来看,真正奉行价值投资的人不到10%,也就是说在股市里面通过做短线,做波浪,做趋势一样有很多人赚钱,而且在一个短的时间窗口内,其收益可能还超过了奉行价值投资的人,即使如此不能否定价值投资策略的威力所在,因为可持续性赢利是我的重大商业原则!
记住《穷查理宝典》里面的话:一个人在死之前,不能说自己是幸福的!
五、我的性格与价值投资风格不冲突。
价值投资需要理性、耐心,纪律等性格要素,我想从性格成熟度上面差不多已经达到,尽管离芒格所述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但我相信自己可以去不断的改良自己。
六、我相信无效市场假说,不相信价格预测;
在我看来股市价格就是大量散户、少量机构投资者(包括庄家)多空群体博弈或操纵的结果(群体行为很多时候是非常不理性的,可参见大众心理学经典之作《乌合之众》),其背后是无法用任何模型来预测的,而很多技术指标可能相互矛盾的地方,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很多系统性风险是突发的,你根本无法意料的,比如地震、海啸、还有530股灾,肯定无法预测的——否则哪有那么多被套牢,包括很多机构投资者!
那么从风险角度来看,价值投资的出发点是去分析上市公司的品质,包括从公司的产品、服务、高管团队、品牌、文化等诸多要素去评估,当然还包括财报等。这些东西更有可预测性和可感知性。
价值投资者非常看重的是公司的内在价值——即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的贴现值,并以此做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七、只有价值投资可以把自己引导向自由幸福之路;
走其他路线也许同样可以赚很多钱,甚至赚更多的钱,但是从心理健康程度来讲,大起大落式的投机对心理健康可能存在着严重的威胁,想想那些仅仅因为股票下跌而跳楼的投机者吧——命运本不该如此的!
价值投资者必须先战胜贪婪,不会总把利益最大化放在心中,而是淡定,也会远离那种只图眼前的做法。看看巴菲特先生吧,如果不投微软算是搞不清IT行业,那么几十年之后仍然不投Google,远离了极大的收益诱惑,这是一种投资态度战胜技能的做法,是对能力圈的绝对服从。
记住:天下的钱永远也赚不完的,但是贪婪会毁灭任何一个聪明的人。
由此,价值投资者不仅是对投资技能的考验,更是对人品格和性格的考验。
合格的价值投资者必定是心理健康的投资者,哪怕是股价跌了50%也不会惊慌失措,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也不算是合格的价值投资者!
投资——是一种充满了乐趣的艺术性事业,要赚钱,更要快乐:)——这也叫“双赢”吧。
-------------------------------------------------
好了,也许有人说我们的股市就很不完善,怀疑是否可以走价值投资路线,但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完美的事情,美国的法治那么健全,SEC权力那么大,可仍然出现做假账,内幕交易等丑恶事件,人的本性不会因为肤色的不同而有本质上的差别——贪婪、恐惧、偏见、短视等等——这些都是合格的投资者必须去学会克服的——如果不能战胜自己——试图依靠某种超级投资策略就可以轻松获得财务自由——这本身就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所以尽管我们的证券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总相信大趋势是朝向好的,比如股权分置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逐步进行了改革,我也相信迟早会引入做空机制,从机制上更接近市场化。
由此,我并不需要去写一篇关于价值投资的可行性分析,更不需要先走技术分析路线,如果不行再切换到价值投资轨道上来,我坚信价值投资就是我理解中的最好的投资策略,是最符合我的策略!
当然,市场上可能还有很多打着价值投资的口号,却做着短期投机的炒股人,要么是他们根本没有弄懂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要么是知其理念而行为上无法战胜自己的贪婪、恐惧或者偏见等人性弱点,导致结果不理想,从而对价值投资产生了怀疑,要么对这个市场产生了绝望的态度——显然此时无法客观评价!
尽管我现在还是一个证券投资的小学生,值得庆幸的是在此刻我就已经非常坚定自己要走的路线,不会被其他干扰的噪音所打扰,同时我也会为自己的选择负全部责任。
对于价值投资的具体操作层面,我想不会严格教条化,毕竟价值投资的起源国家跟我们现状还有很大的背景上的差别,但即使如此,也只能是在小的方面做一些调整,不会去否定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比如安全边际、长期持有、集中投资等。
所以对我来说,奉行价值投资的风险在于:
1. 能不能在这个市场中找到符合我投资标准的几家公司,如果一家都没有,我也只能持币等待(去旅游,继续完成我的技术类书籍的编写),因为安全边际和耐心是铁律;
2.在执行层面多大程度上符合了我所追随价值投资理念(因为人类有一个“知行落差”的毛病必须加以克服);
参考“所见即所得”的术语WYSIWYG, 我也不妨杜撰一个原则来:
所做即所思—— WYDIWYT (What You Do Is What You Think)
-------------------------------
如下部分补充于九月十六日:
关于这个话题,实在太重要了,所以不得不再次补充一些我想说得话。
我想说的是,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投资策略可以去适合于任何人,正如婚姻的目的都是要幸福,但每个男人都有自己合适的女人一样,每个人的审美和性格很不一样,具体到投资也会是如此,赚钱是投资人的目标,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技能结构、风险偏好和性格、心理特征。所以我认为投资策略的选择是根据人的偏好,比如那些缺乏耐心的急性子,更喜欢投机的人当然不会选择价值投资方式,可能选择短期或波段操作方式。
那么这样讲似乎也把这个问题复杂化了,其实也没有,因为可以提供足够的方式来检验你选择的投资策略是否适合于你:
一是总体上讲你是否赚到钱?
—— 当然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评估。可能会超过一年。
二是你是否从投资中得到了乐趣?
这一点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应该比较容易,因为他们并不在意股价的波动,一旦买入就会长期持有。对于技术派可能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了,因为要时刻关注股价的涨跌,而且他们把股价下跌当作了坏消息,这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更坏的可能会波及到生活层面,而价值投资者却无视股市的存在,当然也就不关注股价涨还是跌了。
无论如何,你必须时刻用这两个判据来衡量自己的投资策略,特别是第二个。我一直反对用一种非常痛苦的自我折磨的方式去挣钱,这种生活态度就不是明智的,而且在如此压力之下去做决策也很容易犯错。
我认为投资是一种乐趣,里面也充满了艺术性,带有一点浪漫主义的东西,可是有些人也许不那么认为吧,他们更愿意去用很严肃的态度,用精准的数学运算(尽管我的数学成绩也是超好,但我想实在不需要把简单的世界复杂化了吧)去预测明天和后天。而我更愿意用这种方式去打发大量的闲暇时间:看几部西部片,读几部人物传记,听几场交响乐演出。。。。
巴菲特:当人们贪婪时恐惧,当人们恐惧时贪婪。
看来现在是人们恐惧的时候,所以也就是我应该贪婪的时候啦:)
shannon
前一篇:最近读的几本书籍
后一篇:谁来拯救中国的保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