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还是现实主义?
(2011-09-09 11:34:04)
标签:
文化 |
分类: DBZ*LOHAS[乐活] |
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似乎是全民皆商的年代,是不是该彻底务实呢?一切以绩效为最高标准,以金钱来衡量人成败的标准呢?
有一个成语:物极必反 还是值得我们再次去思考的!
作为个体的人,很多时候我们面临了很多不平等的机会,也会看到很多灰色甚至黑色地带,很多人也许就以务实为最高原则,彻底抛弃了理想的概念。
我想,这是很大的麻烦,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每天只是关注自己的晚餐吃什么,那么这个风险是很大的,因为环境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理想作为一种精神 支持可以帮助我们去克服很多困难,走出心理阴影。否则只能靠朋友和亲人的关怀来保护自己,这个显然也存在一定缺失的风险,因为是来自外部因素。而理想是来 自自身内部,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沟通——这个才是时时刻刻具有的保障。当然也不是说要完全去掉外部因素,封闭自我同样是不可取的,所以把自己的理想与信 任的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也可以得到一些好的建设性意见,这样是良性的做法。
当然,也不能过于关注自我内部世界,而忽略了现实,否则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一定要进行客观环境扫描,不能过多的对客观环境进行假设;
当前充斥在社会中的“读书无用论”就是整个民族的悲哀,是教育体制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的表现。
读书无用论是彻底现实化的结果,而且会加剧城乡差别。
很多人就用经济学的方式来论证农村的孩子就不该去上大学,这个是我坚决反对的。
就算是作为投资,投资的目的是面向未来;大学生起薪是很低,低的可以跟没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相比,问题是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发展潜力。再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即使是在大学校园里混了几年)也还是比较高的,不能仅仅以赚钱的能力来衡量一个人的存在价值。
从整个社会来讲,如果任由这种思想弥漫,整体国民素质如何去提高呢?
我们的教育结果不能产出可以养活自己的知识分子,这首先要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而不是去让读书无用论剥夺了广大农村子弟受教育的机会。还有就是要加大教育投资,无论是国家还是民间。
还有人支持读书无用论,是说我们国家需要白领,也需要蓝领。问题是蓝领就该低文凭吗?产业工人就一定要低文凭吗?现在不是硕士就可以卖猪肉吗?大学生也可以当挑粪工吗?关键是思路要转换,不能说有些职业就的高文凭的人来做,有些职业就得低文凭的人来做。。。
更重要的是,在一个缺乏宗教信仰的国家,文化素质成了自我约束的最后一道门槛!
很简单,我始终坚信知识会带来更多的文明,也许不会带来更多的物质财富!
我相信一个饥饿的文盲比一个饥饿的知识分子更容易犯罪!
所以,我反对“读书无用论”!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无论世道如何让人无奈,我们也不能因为所谓的务实而走向了极端,有理想,有梦想才会让生活更丰富多彩,才更有保障!
请先不要问其实现的概率有多大,社会提供的机会又有多大。
shan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