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爱湖东行不足

(2023-04-04 08:34:10)
标签:

教育

历史

文化

最爱湖东行不足

兰勇

《钱塘湖春行》以往都是作为描写西湖风景的名篇来解读的,与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齐名。苏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在苏东坡眼中西湖无论是晴雨都是美的。

另有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西湖的夏季之美。苏轼也写过《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说到喜欢西湖春景,可能无人能及白居易,除《钱塘湖春行》外,他还写有《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相比较,《钱塘湖春行》更为世人所喜欢。为何?

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点明了地理方位、时间以及整体印象。春天来了,水涨起来了,已经与岸齐平了,映衬之下,天空变矮了,云脚更接近了水面了。这是一幅开阔壮丽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从动物、植物两个角度写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几处”是多还是少呢?“谁家”这很重要吗?“乱花”是什么情况?为什么是浅草不是萋萋芳草?“争”为了表现什么?“渐欲”是什么情形?既然是早莺应该不多,也无须更多,它们的叽喳之声已经让人欣喜了。“争”说明天气还有些些许寒冷,阳光能照耀的地方就成了热闹打卡地。那燕子是谁家一点儿也不重要,它能带给人吉祥如意才是最重要的。啄春泥是为了筑巢,在谁家筑,谁家就运气好,不确定,有偶然性,这更让人期待。这里的“乱”可不是杂乱、混乱、乱七八糟,是花的种类丰富,花的形状多姿,花的颜色多彩,让人眼花缭乱,又赏心悦目。刚好没过马蹄的浅草是最合适了的,太深、太过茂密让人心里害怕。

西湖的春天是如此艳丽多姿、生气勃勃。作者为何“最爱湖东行不足”呢?因为那里绿杨荫里有白沙堤。史载,白居易822年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在任期间,发动民工加高湖堤,修筑堤坝水闸,增加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今杭州)、盐官(今海宁)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说明让这位关心民生疾苦写出《观刈麦》《卖炭翁》过的太守心醉的不仅是西湖的美景,更是白公堤这重要的民生工程啊!真是:白翁之意不在景,在乎山水之间也。

当然,也有人说如今的白堤,虽与白居易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个方位,但杭州人民为缅怀这位对杭州做出杰出贡献的“老市长”,才把它命名为白堤。但可以肯定:白居易在这里完成一项真正惠民的大工程。回头说第一句中的“贾亭”。它仅点明了方位吗?贾全太守为何要造亭,原因未知,但可以肯定相形之下白公堤更有实用价值一些。

白居易之所以最喜欢在湖东那绿杨荫里的白沙堤上散步就是觉得自己做了一件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离开杭州专门写了《西湖留别》: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在浙江边境换船前行,杭州来的船回去。他仍对西湖恋恋不舍,提笔在纸上写了一首诗,托杭州船老大带回去贴在西湖断桥亭上: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须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