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授人以鱼,无如授人以渔

(2022-05-06 07:43:26)
标签:

教育

文化

时尚

情感

授人以鱼,无如授人以渔

兰勇

今年的读书节,格外受重视:朋友圈晒读书的人呈几何级数增长,文化氛围挺浓,越来越自信了。淘宝来凑热闹,弄读书卖场,请了一些所谓的大咖来搞什么推荐读书会。不少书商趁机在狂推那些滞销已久灰尘蒙上挺厚的图书。

开卷有益,应该是好事。但现在的图书市场泥沙俱下,难免有混珠之鱼目。我们需擦亮眼睛,仔细分辨,以免上当受骗。

让我不能忍受的是:由于中考高即将到来,不少大咖在推作文素材与满分作文。

我的观点:授人以鱼,无如授人以渔。

你可能要说:没有办法,人都要快要饿死了,及时送来“鱼”能救命,不能太理想化,等你教会渔的技艺,人已经挂了。

似乎,他们是真有爱心。

但即便这爱心是真的,亦不可取。生搬硬套、囫囵吞枣、生吞活剥的玩意儿能消化、转化成作文能力并扬威考场吗?

最大的危害是:它让孩子们失去了自我觅食的意识,以及自我加工、自我消化的能力!为什么中高考场乏有佳作?追根溯源,就是因为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恶习!谁之过?就是这些“好心”的教辅造成的。明面上是提供帮助,实则是害人。与作文训练类似的还有所谓的名著导读。自己都没怎么读、没弄懂,仅靠百度百科弄点题就能导读了。是毛宗岗父子点评《三国演义》、金圣叹点评《水浒传》,抑或是脂硕斋点评《红楼梦》?即使有那样的高水平,学生还是必须先读原著,不能吃你嚼过的馍。

把自己嚼过的、甚至已然吞咽下肚玩意儿吐出来甚至呕出来再硬塞进孩子们的嘴里,恶心不恶心?

所谓的“满分作文”,通通不靠谱,管你是“金榜题名”还是“万唯”,管你是推荐的。阅卷场上的作文能带出来?这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是违法乱纪!

再来看看所谓的大咖是谁?谁这么有底气?

尤其可笑,有一本居然是“中考班主任推荐的作文辅导书”,班主任跟语文、作文有直接关系吗?

《全新初中生优秀作文一本全》,有人搞了什么“一本通”,这人又来弄“一本全”,真有那么“全”?能“通”吗?仅靠一本作文集就能横行天下?那可是别人的作品哟,你完整地能依葫芦画瓢或照猫画虎地学过来?是复制、粘贴吧?这不是鼓励抄袭吗?且能考原题吗?再说,你的记忆力有那么好?一看就是在忽悠你,完全是病急乱投医,在交智商税啊!

《作文素材》稍微靠谱一点。但最好还是奉行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要运用自己的脑子,自己来拿,别人硬塞来的统统不要:因为那不是鸦片、就是烟枪或姨太太。

我的作文理念: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用自己脑子去阅读,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去训练,作文无捷径,唯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稳健地成长!

作文训练之前,一定要对学生的作文素养进行摸底,没有调查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强的训练。需要做哪些训练呢?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素材的猎取。作文,素材为王。但要自己来“拿”!

作文素材有三个来源:一是自己的生活实践,二是自己的阅读,包括书籍、报刊、杂志、网络,尤其该引起重视的是自己正在学的课本,它是唯一由老师精讲、学生精炼过的。

有了素材,就是有了“米”,还需要由巧妇来做。

如何把学生训练成巧妇呢?处理素材有哪些原则呢?该如何对素材进行立体开发?你知道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吗?你有解决的办法吗?该如何来训练学的语言?还有那更为重要的作文思维该如何培养呢?这些更重要的问题。

首先是观察意识的唤醒。坦率地说,不少学生就像被法海抓到金山寺的许仙已然被封了“五官”,看不见,听不见,鼻不能嗅,舌无法尝,手也没了触觉。所以,到了初中,还不得不来人工复苏。

其次是观察方法的传授与实践。没有现成的教材,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自醒、自觉以及自我开发。

这两个任务甚至要先于素材猎取之前。

第三是训练平台的搭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作文也不是一天就训练好的。所以要搭建各种各样的训练平台。比如“三分钟速描”,就是在对作文训练做分解动作。军训中的正步就难整,但天才的军人们就是靠一步一动搞定了它。再比如“三分钟演讲”,它仅仅是演讲吗?它是作文的立体式的作文训练。试想有哪一次作文能让全班都来展示?同一话题,每个人都来一遍,选材、立意、构思、语言,会雷同吗?你不可以借他山之石来攻玉?再如有语文味的新闻、同一话题的文章的收集、整理、推评、展演,是不是能将打开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诗词对我们的写作能发挥什么作用呢?可不可以设一个“咬文嚼字”或“煮文论天下”的栏目?

……

总之,作文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写出高人一等的真作文、好作文来,需要读好的、真的作文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