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丫髻岩

分类: 足迹 |
每次带小朋友外出游玩回家都不忘嘱咐下要写篇游记,对自己貌似从没有要求过,那就主动写一篇吗~~
丫髻岩是我们江口人心中的一座高山,对于我们父辈而言,爬一趟是一次需要提前几天从长计议的大事,又或是下山后可以跟邻居“嘚瑟”一段日子的趣事。
因为五一调休,上周末只休一天,原打算安心在家窝一天,结果老哥提议爬丫髻岩看杜鹃花,得到小诺的鼎力支持,好吧,那我也一起上呗,毕竟那座山已经很多年不曾去过。不同的是其他地方我们敢带着小堡一同前往,但这次果断放弃,思来想去实在带不了。“忽悠”小家伙妈妈送姐姐去上课,毕竟大自然也是很好的课堂啊,所以也基本符合“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的原则。在小堡小朋友委屈的眼泪中,我们风风火火的出门了。
大山在一个镇上,只有几分钟的车程。下车后,眼前的场景顿时熟悉起来,努力回忆,上一次来大概在五年前或更早,不管了,走….
我们沿着村里的小道走了一两百米,一个大拐弯把我们引进了山中小路。只见小路两旁都是“开满”白色大花的树,小朋友好奇的问这是啥,定睛一看原来是枇杷树,聪明的农民怕小鸟吃了已长成型的小枇杷,就用纸袋子把小果实包裹起来,于是,原本绿油油的枇杷树就成了眼前这副模样。小路一开始是平坦的上坡,没走多少就成了台阶。三个活力满满的小家伙你追我赶,一下子就跑出了我们的视野,想着反正就一条路,随他们走吧。我们三大人在后面悠闲自在的走着,不时的提醒下跑在前面的小家伙注意安全。不一会儿我们就轻松到达了第一个小凉亭,往山下看,发现竟然挺高了,小朋友们沾沾自喜之余也嘴馋了,嚷着要吃零食了,老哥提醒,才刚起步呢,别急别急。环顾凉亭一圈,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估计就小诺现在这年龄)在这里拍过照片,凭着感觉找位置,与印象里好像有点不一样,不过啊那张照片也找不到了,算查无实据,就当没啥变化吧,不过也小感慨了下,时间过得是真快啊。
休息了一小会儿,我们继续前进。路旁有无数的小植物供小朋友“施法”(就是拿着小木棍一甩,小植物“唰”的一下全断了),小家伙们兴致高昂的很,依然遥遥领先,我跟嫂子两女的已经气喘吁吁了,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走着。不知道是谁先发现了“摘摘宫”,立马引起了大家的兴致,在路两旁仔细的搜寻着红果果的身影。要知道临出发时邻居提及这山上有很多摘摘宫,我还特地带了两小篮子呢!
我们找啊找啊,在一个转弯的小茂密丛里,老哥率先发现了小红果果,引起三个小家伙的集体围观,奈何枝干都是刺,看得见却不够不着,小侄子大胆尝试把手伸过去,只听见“啊噢”一声,原来被刺了,抓紧看看,还好只是划破了皮,不过这也让另外两个小朋友望而却步了,这下轮到我们大人出手了,我一只手抓住叶子,另一只手用小朋友的“魔法棒”轻轻抬起带刺的小枝干,一颗颗红果果就像小灯笼挂着,很是养眼,把叶子放掉,顺手去摘,毛茸茸、软绵绵的小果果一碰就顺手滚到了掌心,兴奋得递给小朋友吃,结果只是小侄子敢吃,小侄女还在犹豫中,小诺则直接拒绝,这小家伙,对于水果总是出奇的挑剔,庆幸的是这倒不影响她找与摘的热情。一群人就这样走走、看看、找找、摘摘向前进,终于到达了第二个凉亭,往下一看,更有成就感了。按老哥的讲法,我们差不多过半了,山下的风景像小朋友童话书的漫画,小房子跟小火柴盒差不多大,道路也跟小线条一样,挺有意思。
过了半山,不经意间发现路旁的风景不一样的,原先矮小的草本植物已难觅踪迹,已换成了枝枝叶叶的小灌木,我们此行的目的—映山红也开始三三两两的映入眼帘,引起小家伙们的一阵激动。不过啊,小家伙的体力也慢慢有点不行了,特别是小侄子,看到他可以“施法”的环境没了,爬山的动力都没了,整个人的状态焉了下去,不时的问“快到了吗、还要多久啊……”小诺虽有些累,不过也还能勉强自保;小侄女是真有些体力不支了,毕竟才五岁多,外加感冒尚未痊愈,于是,只能坚强的老父亲上,或背、或抱、或坐马琅琅,老父亲咬牙坚持,我跟嫂子则勉强自保,一行人的前进速度明显减缓,但也还算前进着。越往上走,路两旁的映山红越多,大家的心情也越好,我们的前进步伐也略有提速。抬头看到的是映山红,低头看,绿油油的小竹子到处都是,特别是又细又尖的小竹笋,厚厚的、灰褐色的笋壳还包裹着,只有顶尖冒出几片绿绿窄窄的小叶子,还毛茸茸的,真可爱。
在撒了无数个“再走几步就到、过了这个拐弯就近了”谎言之后,我们终于抵到最顶上的小凉亭,这里距离山顶只有最后一大块石头的距离。看看时间,已接近中午,大家的肚子都有些饿了,于是在这个凉亭里,小朋友们放开肚子吃,大家把包里的零食一扫而光,也算是减轻了背包者的负担。短暂的休息让大家基本恢复了体力,为最后的登顶做准备。
山顶的大石头,看着光秃秃的,不过上去倒有条小路,狭窄而陡峭,很多地方需要匍匐前进,还好我们几个身手还算灵活,大家一个接一个上,小诺打头阵,小侄子紧随其后,灾难妄想症的我则在后面时不时的唠叨,“慢点、小心点、别乱走、注意安全……”终于登顶,看着小诺在大岩石上左逛逛、右看看,恐高症的我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赶忙走过去把她拉回来,还不时劝告“安全第一、咱们要对生命有敬畏之心、你看看这边,滚下去就没命了…..”,不过胆大的小家伙才不怕,这块石头刚拉下来她又跑另一块去了,而我则继续边追边唠叨,还好小家伙也是有谱的,外加老哥嫂子在边上守护,三个小家伙在顶山拍照留念后原路折返。
从大石头上原路返回,开始下山,老哥看了下时间,已经十二点多了,就带领大家走了另一条陡峭但速度快的下山路。登顶的喜悦加上下山的低消耗,大家从上山的低气压切换回兴致勃勃,小侄子则重新找到了快乐的游戏----除虫大师,就是路上碰到小虫子,特别是我最害怕的毛毛虫,除虫大师就会翩然而至,大喝一声“除虫大师来也!”,再用小木棍帮忙把虫子挑到路边上去,哈哈…
轻松且欢乐的行程是快速的,在大家的嘻嘻哈哈中,上山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我们下山只用时不到一小时。
以此纪念这一次登顶丫髻岩,2023年4月22日!
(就这么点字,东拉西扯花了两整天,嫌弃自己啊…不过好歹也算开始写的,比起之前光想不写也有进步,但愿以后自己能稍微勤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