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盟对华贸易开战,是“饮鸩止渴”之举

(2012-09-11 10:11:14)
标签:

中欧贸易

光伏案

反倾销

国际贸易

贸易保护

分类: 商业
作者:赵永升    时间: 2012年09月10日    来源:财富中文网
欧盟对华贸易开战,是“饮鸩止渴”之举

欧盟的贸易保护是一种极为短视的行为。此次的光伏立案貌似“呵护”欧盟企业,实则生硬地将欧企置于违背经济运行规律的国家保护状态之下,进而导致这些欧企的竞争力进一步衰退。因此,从中长期而言,欧委会是“害了”欧企。

从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欧盟航空碳税,到此次欧盟对华光伏双反立案,欧盟实际上已经对中国贸易开战。

默克尔走了,达沃斯来了。无论如何,其中一个不变的主题仍是欧盟针对中国产品采取的贸易保护日益加剧。9月6日欧盟委员会应允了德国企业Solar World公司的申诉,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该案涉及金额200多亿美元,是中欧迄今最大的贸易纠纷案,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贸易争端。从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欧盟航空碳税,到此次欧盟对华双反立案,欧盟实际上已经对华贸易开战。笔者认为这其实是“饮鸩止渴”之举。

首先,欧债危机的持久发酵才是欧盟走向贸易保护的根源。欧元近期一直处于颓势,数月破8,7日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也才8.0105,使世界投资者对欧盟信心持续不足。尽管欧洲央行降息,但颓势非但没有转好,反而愈演愈烈。欧元的持续走低以及欧债危机的悬而未决,使欧盟采取更多的贸易保护措施、进一步增高贸易壁垒。在笔者看来,对华光伏双反只是一个开端,倘若欧债危机久不探底,欧盟对华将开展更大规模的贸易战。

其次,欧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丧失是欧盟走向贸易保护的导火索。中国光伏电池在价格和技术上均具有竞争力,原因不但在于光伏电池的原材料价格下降:作为原材料的多晶硅的进口价格由2008年最高的近300美元/公斤降至目前不到30美元/公斤,关键还在于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革新,在技术上已与欧盟齐平或超越,同时提高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因此,欧盟的双反立案认为中国光伏电池产品存在倾销,显然是没有依据的。欧企的不景气根源在于欧债危机久而未决,以及欧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丧失,当然,此次立案也不排除德国大选以此拉拢企业主选票的政治作秀之嫌。

那么,欧盟的贸易保护又有哪些影响?


本文作者赵永升为全法中国法律与经济协会副会长,国际学术期刊《欧洲法律与经济评论》责任编辑,巴黎第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博士。

Copyright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