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案:(2023年4月4日)
(2023-04-04 15:54:44)
标签:
教育 |
第2课时 敬畏生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能力目标 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生命至上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汶川地震救援图片
想一想: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要不惜代价抢救生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生命至上
(一)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
活动一:阅读与分享
说一说:小江珊为什么能坚持9个小时,等待救援人员?
活动二:运用你的经验 (教材P93)
展示一组图片:清明祭祖,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5•12人们寄托哀思。
学生讨论:这些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师总结: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二)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活动三:交流与分享
想一想: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会如何对待宝贵的生命?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 (教材P94第二处)
思考:你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
提示: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三)珍爱他人的生命
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目标导学二:休戚与共
(一)敬畏生命就要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
活动五:观察与思考
(二)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活动六:小品鉴赏
1.播放沈腾、马丽表演的小品《扶不扶》。
2.学生谈感受。
教师总结: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三)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生命存在就值得肯定与尊重,若能尽自己所能努力为他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这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更值得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