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案:(2022年9月9日)

(2022-10-25 08:57:50)
标签:

教育

第2课时 少年有梦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认识少年的梦想的特点;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能力目标 理解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少年要编织梦想,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梦就有希望
教学难点:努力就有改变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材料链接:周恩来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1910年,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冈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奉天东关模范学堂读书。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些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
思考:你的梦想是什么?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有梦就有希望
(一)梦想的含义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二)梦想的重要性
活动一:揭示动力公式
有位心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即动力=目标价值×期望。这个公式形象地揭示了个人拼搏的动力与理想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当一个人为了具有巨大目标价值的理想而奋斗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反之,如果目标价值不大或期望概率较低,就会因此丧失信心而缺乏动力。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形象地把理想比作一个人心中的“发动机”一样,有了这个发动机,人就有了巨大的前进动力。理想所提供动力的大小与理想的层次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理想的层次越高,其所提供的动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思考:从材料中,你能得出梦想的重要性吗?
教师总结:
1.有梦想,就有希望。
2.有了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三)少年的梦想的特点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 (教材P10)
思考:
1.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
提示:瑞恩的梦想是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让他们喝上干净的水。瑞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瑞恩的梦想给他人带来了信心和希望,让非洲缺水的人们喝上了干净的水。
2.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
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梦想的含义及特点,知道梦想的实现是需要付出自身的努力的,也明白了努力的重要性及方法,这些都需要我们落到实处,一步步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梦想而奋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