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shm.com.cn/attachement/jpg/site1/20120528/506313c1c4cc112cf66302.JPG明年下半年通水" />
http://news.shm.com.cn/attachement/jpg/site1/20120528/506313c1c4cc112cf67107.jpg明年下半年通水" />
在逐梦“国际休闲度假岛”路途中,“水”是制约长岛发展的最大瓶颈,如何破题发展,长岛规划了一系列方案,这其中最让人期待的便是跨海引水济岛工程。
昨日上午,记者从长岛跨海引水项目签约仪式上获悉,长岛引水济岛工程正式拉开序幕,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需铺设引水管线10多公里,包括蓬莱、长岛两地陆上管线和蓬长海底管线,其中海底管线长约8.2公里。工程预计建设周期12个月,届时长岛军民将喝上陆地管网供应的淡水,彻底告别喝“苦咸水”的历史。
长岛居民每天最多享受30斤淡水
炎炎夏日,风光旖旎的长岛,成为旅游人群前往游玩的避暑天堂。这座小岛,目前,日进岛游客5000余人,渔家乐爆满,宾馆饭店入住率均超过80%,旅游业实现了蓬勃发展。
打造“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岛”,长岛有着独特的蓝色优势,也有着制约瓶颈,水是最突出的一项。
长岛县农林水务局局长谢恒志介绍:长岛县四面环海,境内无河流、无湖泊、无大中型水库,更无区外来水补给,水资源的唯一来源靠大气降水。直接导致岛屿淡水资源严重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的1/36。
根据资料显示:长岛年平均降雨量为504mm,时空分布极不均匀,70%以上的降雨量集中在汛期。岛上居民最基本的生活、生产用水都得不到保障,全岛常隔日、限时定量供水,供水量也由80年代的人均每天30—40升,降至5—15升左右,有时甚至十天供一次水。
“供水不足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且是当地最大的‘瓶颈’制约因素。”长岛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潘富平介绍,长岛当地经济主体是海上养殖、水产品加工,但因缺水许多海产品加工业不能扩大生产,甚至减产。
淡水匮乏,同样给长岛旅游业发展设了路障。当前,随着长岛旅游业发展,进岛观光的客人越来越多,但因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差,致使大部分游客当天进岛当天出岛,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受到很大损失。
长岛年均水资源缺口达100万吨
靠天喝水,并非长久之计。多年来,为缓解岛内缺水现状,长岛先后采取了山上拦蓄,地表截流及屋面接水等一系列措施。然而,由于降雨量有限,收效甚微,至今未从根本上解决。
“我们计算过,当前长岛全县年用水量约为125万吨。”谢恒志说,多年来,长岛斥巨资进行海水淡化,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平水年可满足居民生产、生活基本用水需求,但若要完全放开供应,现在还存在100多万吨的缺口。
围绕“水”字做文章,长岛在城区范围内,先后建造了规模为1000吨/日海水淡化站一处、水源井6眼、高低位蓄水池8座、加压站4处、供水管线34公里,加之部分单位自备水源供水,年供水量约40万吨,城区6500户居民基本可以享受24小时淡水供水。在农村范围,长岛积极争取国家、省农村饮水安全和村村通自来水等项目资金,以建设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工程为重点,自2001年以来共建设淡化站12处,分布在城区所在地以外的7处乡镇,淡化能力达1700吨/日,加上其它单村供水的村庄供水能力约为1000吨/日。已初步建立起县、乡农村供水保障体系,201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100%。
尽管按平水年供水,可基本保证正常供水,但长岛淡水总量少、水质差,根本无法满足建设国际休闲旅游岛的要求。长岛水资源办公室主任李景兰介绍,平日长岛城区供水水源不足问题并不突出,但旅游高峰,供水水源不够,水压不足,导致部分高位区域供水间断。随着城市开发增容或遇贫水年,水源不足问题还将更为突出。
据介绍,结合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和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岛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长岛实施南北长山大桥和北长山岛至小黑山岛、大黑山岛连岛工程,扩大城区规模,实现南部岛屿“同城化”,到2015年,城区面积达到3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3.5万人,接待游客规模超过300万人,到2020年,预期接待游客400万人。“这么多游客所耗的水量,按目前的设施来看,长岛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李景兰如是说。
明年下半年居民可喝上陆地淡水
蓝色经济步伐加快,国际休闲度假岛建设的提出,坚定了长岛人破题发展的决心。去年年中,在得到山东水务公司的大力支持之后,今年长岛正式规划实施跨海引水济岛工程,提高国际休闲度假岛集中供水能力。全岛加快南长山岛、北长山岛供水管网扩容改造,在南北长山岛,加快建设引水济岛工程,规模达到10000吨/日,可有效保障岛上军民生产生活用水及未来发展用水需求。
“这个供水能力是以前所有供水方式总和的3倍,将彻底解决岛屿缺水问题。”长岛县发改局局长王尊清介绍,为配合引水济岛工程实施,南北长山列岛的供水管网也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和改造,如果连接成功的话,也可以同时解决大小黑山岛的供水问题。
据介绍,目前,长岛“引水济岛”工程已完成了蓬莱段管网初步改造,海上养殖区等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7月下旬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工作,明年下半年海岛军民就可以和陆地居民一样喝上“陆地淡水”。
尽管跨海引水济岛工程还在初步规划中,但长岛未雨绸缪,提前开展起了工程配套部署。
王尊清介绍:围绕城区供水水源工程,长岛总投资1000万元,维修县城区海水淡化站1000吨/日一处,并在南长山岛新建1处1000吨/日海水淡化站。围绕镇村供水,“十二五”期间,长岛规划解决6个乡镇15个村庄计10656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规划共完成11处,分别为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单村集中供水工程和管网延伸工程。
长岛岛屿众多,分散各处,单靠引水济岛工程,无法兼顾全局。今年内,长岛还将在岛屿实施海水或苦咸水淡化工程以及管网改造工程。该县计划在黑山、砣矶和大钦岛新建3处规模为2000吨的海水淡化站,以及管网改造等工程。同时,建设船上海水淡化项目。将淡化船只停靠引水济岛辐射不到的岛屿,通过陆地电源,让居民充分享受淡水待遇。
(YMG记者 姜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