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shm.com.cn/attachement/jpg/site1/20120201/000d8780198a1092b64e09.JPG
出土陶俑
http://news.shm.com.cn/attachement/jpg/site1/20120201/000d8780198a1092b64f0a.jpg
严因寺遗址全貌
水母网2月1日讯(YMG记者唐寿锐摄影报道)
在去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烟台市博物馆将位于市区南郊东珠岩村村西的严因寺遗址列入了重点考察范围。从去年的7月份到12月份,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烟台市博物馆考古专家经过近半年的抢救性考古挖掘,现已基本掌握了严因寺遗址的概况。昨天,在烟台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闫勇的陪同下,YMG记者来到了严因寺遗址现场。“严因寺遗址近2300平米的面积,是目前山东省已发掘的最大、也是最完整的寺庙遗址。”闫勇说道。
严因寺全貌超过2300平米
到达严因寺遗址现场,一块高约2米的大石碑非常醒目地“躺”在挖掘现场,在它的不远处是制作样式十分考究的碑座。虽然年代已经久远,但是石碑和碑座依旧完整。值得一说的是,石碑上面的篆文非常清晰,用手擦去碑身表面的尘土,“重修岩因禅寺碑”的碑题清晰可见。在闫勇的指引下,记者看到碑身上“唐太宗贞观初年建立道场”、“
登州府福山县岩因禅寺主持沙门僧进衍立石”等字样。
“从碑文记载来看,严因寺是从唐朝开始修建的。但是从现实的考古发现来说,目前发现最早的古砖等器物是宋朝的。结合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严因寺应该是在唐朝贞观年间开始修建,宋朝天佑年间进行过大型整修,并更名为‘朱庵寺’。明朝洪武年间重建,香火最旺的时候有大殿12座,占地50多亩。”闫勇介绍说。严因寺遗址面积近2300平方米,是目前山东省内发现的最大的、最完整的寺庙遗址,由于遗址地点位于东珠岩村村西的果园地里,所以目前已挖掘的近2300平米也仅是严因寺完整遗址的一部分。由此不难推断,当年严因寺的规模到底有多大。
http://news.shm.com.cn/attachement/jpg/site1/20120201/000d8780198a1092b64f0b.JPG
地宫通道入口
http://news.shm.com.cn/attachement/jpg/site1/20120201/000d8780198a1092b64f0c.JPG
水道
古塔地宫曾现疑似“舍利子”
看过碑石,闫勇带领记者俯瞰整个严因寺遗址的全貌。“以老百姓上山的土路为分界线,我们把严因寺遗址分作两个部分。路南是古塔遗址,路北则是寺庙遗址。”闫勇进一步介绍说,“古塔类似于河南少林寺的塔林,用于安葬寺庙内僧侣的所在。”
由于人为的破坏,严因寺的古塔早已不见踪迹。在塔基的环绕下,一条地下通道很完整地出现在记者面前,尤其地道口的建筑保存得还很完好。据东珠岩的老人介绍说,严因寺古塔底下的地宫是用于保存舍利子的地方。据说,上世纪70年代人们在塔底曾发现装有“白骨”的精美盒子,遗憾的是,这些白骨当时被人们遗弃。直到后来一些人看到碑文上“阿育王舍利子”字样的记载,村民们才恍然大悟:那被扔掉的一小节“白骨”可能就是碑文提到的“舍利子”。
在地道口西北方不远,还有几座保存完好的古墓。闫勇推断说,古塔周围可能是古代用来埋葬严因寺僧侣的地方。此外,在长达5个多月的严因寺遗址挖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们发现了瓷器、建筑构件及钱币等文物,这对研究胶东半岛地区唐至明清时期佛教的发展及寺院形制的变化有重要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