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日,一对小夫妻和一对老夫妻在烟台毓璜顶医院同日成功进行了肾脏移植手术。虽然年龄不同,但他们共同诠释了爱情的真谛。
听说前夫患尿毒症,她毅然复婚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毓璜顶医院泌尿科病房,32岁的临沂女子董丽丽虚弱地躺在床上,她的母亲刘兴会在一旁不停地抹眼泪。就在一天前,董丽丽刚刚献出自己的一个肾脏,来挽救丈夫的生命。
董丽丽和丈夫赵华海住在临沂兰山区大岭镇,靠做小买卖、打零工赚钱,日子虽然清苦,但是两人相亲相爱。去年10月份,两人发生了争吵,董丽丽本想用“离婚”吓唬吓唬丈夫,谁知一冲动,还真办了离婚手续。“他俩那次吵嘴是因为管孩子,本来是很小的事情,唉。”刘大娘说。
今年5月,赵华海查出患有尿毒症。得了这种病,要么换肾,要么透析,无论哪种方法对家庭成员来说都有巨大的压力。如果董丽丽这时撒手不管前夫,似乎也无可厚非。但是这个柔弱的女子却张开怀抱,重新接纳了丈夫,并办理了复婚手续,决心为他捐肾。她的想法得到母亲的鼓励和支持。
“我当时对女儿说,华海太可怜了,一定要救救他。要是配型合适就换我的,我已经60岁了,不能让小青年白白耗掉。”刘大娘说着,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落下来。“他俩的孩子才14岁,应该有个完整的家。”
19日下午,董丽丽与丈夫先后进入手术室,完成了肾脏摘除和移植手术。“整个手术过程近4个小时,两人目前的状况稳定,正在进一步观察治疗。”毓璜顶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杨典东说,“赵华海仍在重症监护病房,如果顺利的话,21日有望转入普通病房,和妻子见面。”
“老夫妻”要把社会捐助让给“小夫妻”
刚动完手术,刀口很疼,还有些发烧,董丽丽很难受。然而,缺钱比病痛更让董丽丽感到折磨。即使躺在病床上,她也是满脸愁容。
董丽丽告诉记者,他们家庭困难,双方父母都是农民,无力支付巨额的后续医疗费用。“希望有人能帮帮我们!”她啜泣着说。
就在隔壁,同日为妻子捐献肾脏的老先生却婉拒了记者的采访,理由同样是因为“捐助”。不过,老先生却是担心有人看到报道后,主动来为他捐助。
“真正需要帮助的,是隔壁的董丽丽夫妻俩。”老先生说,“我的家庭情况还行,不要再因我增加社会的负担了。”
这位可敬的老人来自招远,今年62岁,19日他为自己64岁的老伴捐献了肾脏,与董丽丽在同一天。
虽然年过花甲,但是老人术后的精神状态还可以,与人交流时比较顺畅。他一再强调,自己是为老伴捐肾,没什么值得表扬的。
医生:夫妻间捐肾成功率出奇地高
临沂患者为啥会来烟台做肾脏移植手术呢?
毓璜顶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杨典东说,毓璜顶医院从2004年开始肾脏移植手术,起初每年能做160—170例手术,后因供体缺乏,目前每年手术量在100—120例之间,成功率在95%以上。
“微创活体取肾手术的技术含量非常高,我们是在全国率先开展这项手术的。”杨典东说,“由于手术总量和成功率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加上供体相对充足,每年前来换肾的外地患者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对于“夫妻间本无血缘关系,肾脏移植为啥会成功”的问题,杨典东解释说:“研究发现,夫妻间配型成功率很高,与兄弟姊妹相似,仅次于父母对子女,以及孪生子,这个奇怪的现象可能和夫妻长期共同生活有关。”
杨典东提醒,国家对器官移植有着严格要求,该院做的每一例肾脏移植手术,都要经山东省卫生厅审批。此举旨在杜绝假亲属贩卖器官赚钱。因此,夫妻间捐献肾脏,必须要持有合法的婚姻登记手续。(YMG记者
张晋 全百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