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夹河摸蛤搭上命 丈夫为救妻子被海水吞噬

(2011-08-28 09:22:11)
标签:

杂谈

夹河摸蛤搭上命 <wbr>丈夫为救妻子被海水吞噬



    26日下午5点多,在烟台夹河的浅滩上,远远望过去,很多赶海人趟着没膝的水在摸蛤。其中,有烟台福山区门楼镇居民老刘(化名)和他的妻子,还有同村的五六个人。他们村子离夹河有二十多公里,上午大家约好了,搭乘了一辆微型面包车,一起来到夹河这片浅滩上赶小海。对他们来说,夹河并不陌生,也没有人预料到这里的浅滩有多么险恶。

    下午6点,海水涨潮了,潮水悄悄涌过来,老刘的妻子抬头看到大浪涌过来时,已经晚了,她很快被浪头卷走。

    老刘急了,他知道妻子不会水,便不顾危险立即冲进水里,把挖蛤用的铁锨送到妻子手里。妻子奋力拉住,经过一番挣扎,老刘的妻子终于到了安全地带。不幸的是,老刘却突然被海水吞没。几分钟后,老刘被大家救上岸,哪知他已经口吐白沫,送到开发区医院时已告不治。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了老刘的亲属,一开始,对方沉默不语。

    “要是早早上来,或许就不会出事了。”亲属多次念叨这句话。

    “今年我是不敢再去了。”一位和老刘同村的赶海人说。

    “那明年还去吗?”记者问。

    “不好说。”在赶海人看来,此次发生的惨剧只是偶然。

    据了解,开发区和福山区的不少居民,在有海鲜的夏天,只要一有空闲大家都会相约着出去赶海,“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去赶个小海,一边玩一边散心。”

    帽子、腰篓、挖蛤的铁锨,再带上一些食物和矿泉水,这是一个赶海人的标准装备。

    挖蛤的海水不深,有的只能没过人的膝盖,远远望去,就像人在田里插秧苗。

    询问了几个赶海人,大家都说听说过多起呛水、溺水的悲剧。他们说,赶海的人虽然基本上都会一点游泳技术,但没有在深水或浪花中自救的经验,也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记者问了几位赶海人同一个问题:万一出事了,怎么办?

    “打110”“提前防着些就行”“根本没想”……

    能否立个警示牌?

    昨天下午,记者经过夹河时,可能是因为下雨,没有看到赶小海的人。但听附近居民说,上午和中午还见到有人赶海。

    在岸边,记者没有看到警示标志,老刘的亲属说,他们赶海的时候,没有人来劝导过。“要是立个警示牌就好了,至少能让赶海人心里有个底。”YMG记者王轶

水母网http://news.shm.com.cn/2011-08/28/content_357178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