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他爹掉进医药费“黑洞”

标签:
杂谈 |
代莉就职于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去年底,她父亲持续出现胃部反酸、腹部烧痛等症状后,她第一时间把父亲送进了自己工作的医院———当地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代莉父亲入院后很快进行了胃镜检查和活检,检查结果均显示为食道溃疡,但性质不明确。入院后第8天,也就是去年12月22日,在并未确诊的情况下,代莉父亲进行了“食道癌”手术,食道、胃、脾脏等分别被不同程度切除,而切除器官的病理检查报告仍然显示“只是溃疡,不是癌症。”手术5天后,代莉父亲由于呼吸困难再次进行了气管切开术,前后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发院内感染,医院针对他的病情交替使用100-400元一支不等的进口抗生素。
医疗费用清单上的数字每天在快速增长,有时一天仅药费和护理费就近万元,而代莉父亲的病情却未见好转,反而每况愈下。
重复超额过度收费“黑洞”多
1月29日,代莉父亲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去世。在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后,代莉对长达数十页的医药清单进行梳理后发现,父亲在住院期间使用了10种抗生素,包括112元一支的头孢哌酮、156元一支的万古霉素、196元一支的泰能、30多元一支的舒普深,有时甚至同时使用三种抗生素。而一些贵重药物的医嘱记录、护理记录总量竟然与处方清单总量存在着明显差异。以“泰能”为例,医嘱和护理记录总量均为32支,而根据费用清单上统计结果却是56支,差价4704元。
除了药物数量差异外,代莉认为护理上也存在着重复、分解收费。更让代莉的难受是,父亲1月29日凌晨4点半去世,1月30日费用清单显示按小时收的护理监护费用,居然收了21个小时。就在代莉父亲去世后的第十天,清单上还产生了一笔294元的“联网划价西药”费。
医药费用急需“拨云见日”
记者了解到,遂宁市卫生局已对此事成立了调查小组展开调查,目前已经完成取证工作,正在对医嘱、处方、护理记录、诊断、手术、用药等情况逐一核实,近期就会有正式结果。卫生局医政与科技教育科科长张耀辉向记者出示了一份由7人专家组出具的医疗行为初步诊断结果。专家组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共使用了10种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针对性不强、欠规范、较高档、更换抗生素没有明确依据、剂量偏大、抗菌药使用不当。而院方与患者家属也存在沟通不全、告知不全的问题。
“目前,这份诊断结果还是非正式的,要等待7位专家的最后签字确认。”张耀辉说。
目前,院方正在和代莉进行积极沟通,希望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但此次“天价医药费”事件暴露出的收费“黑洞”问题却是不容化解。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