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烟台轨道交通进行远景规划

(2010-12-13 08:39:02)
标签:

烟台

三十里堡站

线路

客流预测

金沙滩站

杂谈

分类: YMG情报

烟台轨道交通进行远景规划

烟台轨道交通进行远景规划

  记者昨天从烟台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专家评审会上获悉,正在公示的烟台轨道线路设想为“两主两辅”,由4条轨道线路组成,其中包括2条骨干线,2条辅助线,专家现场进行了论证,也欢迎市民提供建议。  

 

    根据这个设想,1号线起点为潮水机场站,沿264省道走行,过三十里堡站下穿至地下沿长江路走行至黑龙江路站,隧道穿过夹河后折向幸福南路至幸福路站,后沿解放路、二马路、观海路地下走行,过高新区站后上穿至地上,后折向通海路走行至终点站牟平汽车站南。

 

    2号线起点为烟大轮渡站,沿环海路至烟台北站转至大海阳路,再沿大海阳路、机场路走行至红旗中路站后上穿地上,过汽车南站折向绕城高速直至终点烟台南站。线路北段(烟大轮渡站-红旗中路站)规划为地下线,线路南段(蓁山屯站-烟台南站)规划为高架线。

 

    外围的两条辅助线路是3号线和4号线。3号线为市区辅助线,走向为金沙滩站至珠江路采用地下线,穿珠江路后转为地上,至凤凰山站为高架,经凤凰山站后进入城市中心转入地下至体育公园站均为地下。4号线为市域辅助线,福环路站至青年南路区域为高架,跨青年南路后转入地下直至烟台一中站。

 

    轨道1号线是烟台市东西向骨干线,联系沿海的主要组团,在芝罘组团内大致可以有两个走向选择,一是沿北马路、海港路、南大街敷设方案;二是沿北马路、解放路、二马路敷设方案。具体的方案也在论证调整中。

 

    专家组评审意见节选

    1、关于1号线意见

 

    (1)1号线为76km的长大线路。线路中段客流断面高(3.7万人次/小时),两端客流小,而且1号线客流在全网中高出一个量级。因此全线运行时间长,客流不平衡,运营不经济是本线突出的问题(其他线路仅为1.7~2.0万人次/小时)。

 

    (2)建议一:研究大站距、快速线的方案和比较,并结合客流预测,论证其可行性。

 

    (3)建议二:研究线路分段方案,进一步对各段线路的功能定位,线路端部适当延伸,形成多线多点换乘,达到线网客流平衡目的。例如:

 

    ○1研究1号线对全线客流按分区OD分析,对线路进行分段量级比较,增加中心区线网密度,进一步考虑分段设计的多方案比较;实现其他线路同步调整,为1号线起到分流作用,适当平衡相邻线路客流。

 

    ○2对于东段线路,根据客流特征,应进入老城中心(不进火车站),并向西延伸至西炮台,转向北部至幸福村地区。同时对于幸福村地区的轨道线的覆盖范围和需求,应予论证。

 

    ○3对于西段线路,具有机场客流特征,估计客流量级与中段差异较大,可以考虑分段设置,并向南延伸至银河广场,与4、3号线交叉换乘,分流1号线客流压力。

 

    ○4对于中段线路,由火车站向两端延伸,东至塔山游乐场,向西直线延伸至适当地点。

 

    对于上述方案,仅为举例之一。建议根据专家发言,作多方案比较和优化后,选择推荐方案。

 

    2、对于1号线东部地区(莱山、牟平),因铁路分割为两侧,需要研究轨道走廊的需求和覆盖范围,判断是否需要铁路南侧增加一条走廊,并应注意及时换乘3、2号线,分流1号线压力。

 

    3、对于3号线东端应研究向东、向南延伸,穿越铁路南侧的必要性,提高覆盖率和分流的可能性。

 

    4、进一步结合环渤海规划、客运专线规划、区域城际轨道、重要交通设施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加强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合理的功能定位和交通需求。结合铁路枢纽布局,对铁路利用的可能性进行论述。

 

    5、对市域线的规划设想可行,但应重点研究在接轨点的站点和客流预测断面,及其接轨形式的选择。

 

    6、对交通制式选择问题,建议在调整线网和客流预测基础上,根据适应客流需要和全网资源共享原则,再进一步分析车辆选型和编组。

 

    7、建议做好“规划落地”工作,重点做好2020年的建设项目选择,提出与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的2020年线网推荐方案。尤其在工程实施性和运营经济性方面进行分析,为城市用地规划控制提供依据。建议进一步研究线路走廊敷设方式与系统制式、车站站点和枢纽接驳实施方案,做好用地和走廊控制。  YMG记者 邹春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