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烟台日报社大小新闻
烟台日报社大小新闻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529
  • 关注人气:32,7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倒爷”两国游走 烟韩航线造就众多百万富翁

(2010-12-01 08:46:35)
标签:

交通运输

陈龙光

韩国

航线

香雪兰

杂谈

分类: YMG精选

“倒爷”两国游走 <wbr>烟韩航线造就众多百万富翁

“香雪兰”轮

 

  1994年8月27日,烟台港举行盛大的仪式,庆祝烟台至韩国釜山定期班轮开通。当“黄海轮”缓缓从芝罘湾驶出,烟台也拥有了建国以来第一条国际客货班轮航线。

 
    时任烟台港客运总公司客运站站长的陈龙光清楚地记得航线开通时的“热度”。“刚开始的时候,烟台到韩国往返船票大约有一千二三百元,但还是‘一票难求’。”不少人看准了韩国航线开通的商机,一批“国际倒爷”应运而生,最先成为航线的主要客流。陈龙光回忆:“当时他们主要把本地的辣椒、芝麻、野菜这些东西倒到韩国去,然后再从韩国带回服装等商品。”

 

    最早韩国航线每名旅客可以携带2个行包,但是并不限重,这给“倒爷”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陈龙光说:“机票相对价格比较高,而且携带的重量限重,这使得轮渡的优势凸显。当时来码头坐船的旅客一个行李包都有几百斤重,韩国船一过来,仓库里都装不下,直接就放码头上。”从韩国来烟台的旅客一开始以华侨居多,后来韩国“倒爷”也逐渐多了起来。有经常坐船的“倒爷”甚至指定船上某一个房间包下来,长期“驻扎”。

 

    老市民都记得,在北马路没有改造之前,烟台港客运站附近聚集了一片小平房。别小看了这些小平房,当时那里驻扎的都是一些“商社”,并且在其中孕育了一批富翁。陈龙光告诉记者:“这些商社一方面负责收集从本土发往韩国的货物,一方面负责把从韩国带回来的货物销出去。当时票很难买,老百姓都说一个商社一天能弄到十张船票就发了。在航线刚开通的头几年,从这些商社里诞生个百万富翁是件很容易的事情。”“黄海”轮在上线的时候,周边地区只有威海、大连拥有韩国航线,这也促使烟台的韩国航线着实火热了好久。

 

    1995年,可载客392人、293个标准箱的“紫玉兰”轮代替“黄海”轮运行釜山航线。2002年10月,姊妹船“香雪兰”轮又代替“紫玉兰”,投入仁川航线运营至今。如今,每周一、三、五,“香雪兰”号载着旅客和集装箱出发,15小时即达彼岸仁川,完成一次交流。  YMG记者 耿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