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YMG时评:大学生“农转城” 强扭的瓜不甜

(2010-11-02 08:42:57)
标签:

非农业户口

城市公共服务

城市人口

解放网

强扭的瓜不甜

杂谈

分类: YMG时评

YMG时评:大学生“农转城” <wbr>强扭的瓜不甜

 

  重庆高校官员称上级有“农转城”任务指标,完不成将面临处罚。重庆户籍改革官员表示将敦促教委取消“农转城”奖惩体系,不再将“农转城”纳入区县教委和大中专院校的年终考核。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停止了“强转”做法,但“劝转”工作并未停止。(11月1日《解放网》)

 

  平心而论,好不容易跳出农门的大学生,谁不希望在城市安家落户。但残酷的现实却是,城市各种资源紧张,就业形势严峻,生存压力很大,很多大学生陷入“毕业即失业”的人生尴尬,因此,不愿“农转城”,实则是为今后就业和生活留一条退路。学校的任何强制做法,既侵犯了大学生就业自主权,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资源隐患,还是早点收手为好。

 

  在计划经济时代,很多农家紧衣缩食供养孩子读书,就是为了帮助孩子获取一张“农转城”的户籍证明。因为,那个时代的“农转城”,意味着工作、房子、医疗、养老等多种实际利益。通俗地说,一纸非农业户口,可以彻头彻尾改变人生轨迹。

 

  时至今日,城市化进程带来的资源紧缺等多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的大力推进,非农业户口头上的各种福利光环,黯然失色。相反,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大学生基层就业等诸多利好政策的出台,使得农村成为一片广阔天地,大学生在那里大有作为。鉴于此,很多大学生选择保留农村户口,实则是一种用脚投票的利益取向,合情合理、天经地义。

 

  更令人不解的是,很多大城市想方设法控制外来人口规模,而重庆却费尽心思为城市人口扩容,面对媒体“政府看中了农民的土地”的质疑,重庆市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这是很荒唐的一种判断。既然如此,那为何不做出一种令人信服的解释呢?这种讳莫如深的行政沉默,某种程度上会加重大学生的逆反,也会造成社会舆论的莫衷一是。

 

  依靠强制手段农转城,留住人留不住心,是一种适得其反的行政乱作为。只有当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达到一定高度,计划经济时代赋予非农业户口上的各种利益逐渐回归,大学生农转非的积极性,才会水涨船高。而当前的重庆,正值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社会保障等等,尚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此时,再大幅度增加城市人口, 恐后患不断,有关部门应该为此深思。  YMG记者 丛晓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