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时评:保障生命尊严的拦路绳,就是最好的城市形象

标签:
城市形象交通秩序你方唱罢我登场生命安全乱闯杂谈 |
分类: YMG时评 |
8月29日晚,南京新街口周边繁华路口慢车道上,陆续拉起标有“警察”字样的“拦路绳”,此后,全城上百路口开始推广。然而,10天后,这些绳子不见了。有人说,拦路绳丢了南京人的脸。有人说,该法能管住行人乱闯红灯,应该坚持。(9月13日新华网)
拦路绳确实有碍观瞻,南京又要举办青奥会,为了城市形象而放弃拦路绳,表面看说得过去。但仔细一想,任何城市形象,都没有人的生命安全重要。拦路绳这种最原始、最简单的规范交通秩序办法,却能起到很好效果。而且,遵守规范本是养成习惯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拦路绳给一些市民制造了麻烦和郁闷,但时间一长,就会帮助他们养成遵守交通规章的好习惯。届时,再撤掉拦路绳,绝大多数市民也会习惯成自然、不再乱闯红灯。鉴于此,将拦路绳进行到底,很有必要和意义。
任何城市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只要出于公益、且经济实惠、行之有效,哪怕遭遇一些坊间议论甚至反对,决策者也应该坚定信心、坚决执行。受转型时期一些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市民的公德意识滑坡。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事实证明,依靠说教让他们自觉悔悟从而融入公序良俗之中,是很难做到的。而通过公权的刚性和严肃,打击规范那些不遵守各种法条和公德的行为,亦是对现代政府执政智慧的一大考验。拦路绳,方法虽笨拙,但情意却绵绵,彰显了政府的匠心独运和以人为本。
实质上,一些市民对拦路绳的议论,并不在于就事论事。而是因为在此之前,南京实施了多种规范交通秩序的新招,比如说,在主流媒体上曝光闯红灯者的名字、设立隔离桩、卡通女警执勤等等,这些举措你方唱罢我登场,效果也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没有多久就都玩完。这本身就是一种公共资源的浪费,也折射出思虑粗疏、决策轻率等弊端。
城市形象的核心,就是市民的综合素质。在此问题上,不能一蹴而就。拦路绳尽管与古都的儒雅厚重有些出入,但这是一种真实的自我展现。南京市民在拦路绳前规规矩矩,这没什么丢人现眼。相反,这种视公众生命安全为第一要义的政府举措,恰恰是最高大的城市形象。要没有拦路绳,一些市民横穿马路、乱闯红灯,这些镜头可是真正的城市缺陷,才真正令人汗颜。鉴于此,还是不要因小失大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