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时评:烟台苹果,正需“大一统”

标签:
烟台苹果证明商标地理标志龙口粉丝杂谈 |
分类: YMG时评 |
自2008年“烟台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批后,一套涉及烟台苹果质量安全追溯、认证程序及标准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便被推出。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套办法的推广在烟台本地便遭遇“滑铁卢”。一次推介会上,到场的八位果品企业老总对此竟都开出了“空头支票”。(8月26日《烟台日报》)
烟台苹果,古时就以“个大味美,
吃后余香无穷”而闻名天下,时至今日,新品种层出不穷,以风味香甜、酥脆多汁享誉海内外,历来为国内外市场所喜欢。但,尽管两年前
“烟台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就被捧回,但 “大一统”的愿景依然在路上。
所谓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服务具有检测和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其以外的人使用在商品或服务上,以证明商品或服务的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精确度或其他特定品质的商标,如“绿色食品”标志等。证明商标说明两点——“特定品质”,会成为保护产品的“簑衣”;拧成一根绳,发挥集体优势,只有“抱团”才更利己。证明商标,只是一个合法标签,由于其具有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不对等、使用者非唯一性特点,易形成“免费搭车”,优势抱团的结果,就是让更多企业和果农“免费搭车”。因此,研究如何让烟台苹果发挥集体优势,做大做强品牌才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要拧成一根绳打造统一品牌。
“烟台苹果”,早已成为一个通用的重要品牌。且这个品牌的恩泽,已不仅拘囿于“烟台”,更会辐射至周围地区。不过,光有“蓑衣”,就可以一劳永逸,不用维护“烟台苹果”的统一“龙袍”品牌形象吗?当然不是。对所有企业来说,不能算小账不算大账,也不能只看眼前不看长远,否则就会让外地竞争者钻空子,从而使烟台苹果陷入逼仄境地。烟台苹果以往之所以能理直气壮抢先占商机,其背后是经济学法则“差异化竞争”在推动使然——源于适宜地理条件、高效管理水平等原因,烟台苹果比其他外地苹果更“风味香甜、酥脆多汁”。这差异化,是烟台苹果竞争的法宝,而这法宝,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便是“烟台苹果”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市场规律告诉我们,当品牌优势上升为主导地位时,其他因素都会变成低效,这也是烟台苹果需要“大一统”的最重要原因。
从经济学上看,任何优质品牌的整体产业形象至关重要,当产业中某一竞争品牌发生不名誉的事件时,短期内虽是个别厂商受到伤害,如果不迅速解决,随时间延长,会波及整个产业,优质品牌也会受到池鱼之殃。因此,烟台苹果需要的“大一统”,不仅是统一品牌,更要统一行动。企业若各自为政打市场,虽灿烂一方也很可能陷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泛现象”。前几年,由于“龙口粉丝”被曝光,导致所有“龙口粉丝”品牌遭受严重冲击。一家之过导致集体被罚,说明“荣”和“损”都会“免费搭车”——两者已沁入到集体品牌的肌肤内,牵一发而动全身,“金华火腿”、“德州扒鸡”等,都有相同特质。这,或许会让某些企业认为与其可能“损”,倒不如“自荣”。可任何“自荣”,都不如“共荣”来得实惠,更能享受到“免费搭车”的好处。
古话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烟台苹果,正需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贴统一地理标志商标商标并非多此一举,而是在维护统一的品牌形象,在做大做硬品牌。残酷的市场竞争,谁能笑后最后,完全取决于谁的牌子硬。叫响“烟台苹果”,就需要所有企业拧成一根绳互惠互利共同抵御“外敌”入侵。这,不仅是为集体荣誉出征,更是为保护自己而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