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钮记录深圳:文化与市场在这里对接

标签:
银钮记录深圳文化产业a8大芬村市场财经 |
大芬油画村是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下辖的一个村民小组。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来到大芬,租用民房招募学生和画工进行油画的临摹、创作和批量转销,由此将油画产业带进了大芬村。大芬油画村成为国内外知名文化品牌。
目前,大芬村以油画为主的各类门店800多家,居住在大芬村及其周边的产业从业人员约10000人。大芬村以原创油画及油画复制艺术品为主,附带国画、书法、工艺、雕刻及画框、颜料等配套产业经营,形成了以大芬村为中心,辐射闽、粤、湘、赣及港澳地区的油画产业圈。
图为大芬美术馆外景
A8音乐集团成立于2000年5月,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数字音乐公司,也是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领军企业,去年营业收入达七亿多元,净利润一亿元。
A8聚集10000多名原创音乐人。
A8音乐集团办公区。
■“银钮”瞭望台
昨天,iPhone记者团队来到有着“中国油画第一村”美誉的大芬村。村内信步,欧式楼房立面上图画斑斓,造型独特的雕塑随处可见,还不时有画工托着大幅油画从我们身旁走过,但更吸引我们目光的,却是村口一栋大楼墙体上醒目的标语———
“艺术与市场在这里对接,才华与财富在这里转换。”
像油画艺术这样的“阳春白雪”,为何会在这里与经营赚钱联系在一起?文化与市场,又如何实现相互交融、完美结合?从20年前香港画商黄江尝试着将油画带入大芬村,到如今成就年销售额过4亿元的油画产业,大芬,有太多值得关注的故事。
福建画工陈雄,是较早来到大芬村的那一批画工,也见证了大芬村油画产业的步步崛起。当我们走进陈雄的画室时,他正将自己的油画作品打包寄往希腊。“从今年的欧美订单来看,装修风格现代的家居更喜欢装饰抽象派油画,我的画风也就从写实转为抽象,于是销路大增。”陈雄笑着说。正所谓创作跟着市场走,从陈雄的笑容里,就知道他的“收成”不错。
眼下,按单定做、批量复制是大芬油画产业的主体,包括陈雄在内的1万余名画工、画家,无论什么流派,何家作品,都直接面对市场的检验和竞争。无论出口还是内销,“优胜劣汰”的考验必不可少。油画艺术品在这里完成了商品化的过程,经受着市场化的洗礼。
“油画艺术与市场对接的前提,是大芬人对文化态度的转变。”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汪泳这样分析,大芬村走的是把重画轻商的画工集中起来,把画直接作为产品销售的模式,而油画又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在这一产业形成过程中,文化作为一种需求和消费而存在的意义被重新审视。当年的大芬人不仅接受了这个尚属新鲜的市场现象,日后还围绕“油画”这一核心命题,按照市场经济客观规律要求,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大芬美术馆工作人员张艳容心目中,二者完美对接,坚持市场导向下政府的有效介入功不可没。张艳容告诉记者:“组织大芬村主要画商赴欧洲感受考察市场,将大芬村设为首届文博会唯一分会场,投资建成大芬美术馆,组织成立美术家协会、美术产业协会,在大芬油画村形成的自发到自律再到自觉的过程中,政府的有效介入是关键因素。”
“在政府搭建的平台上,大芬村油画产业从生产到销售,已经完全市场化,形成了耗材供应、临摹复制、画框制作、装配、发货起运等完整的产业链。”汪泳表示,“大芬村发展成油画村也许是偶然,但大芬村的崛起却是必然,这是‘市场’之手推动的结果,更是文化与市场共同催生的产物。”
把油画直接作为产品销售,是文化产品商品化的体现。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保证这种商品不被取代、不被复制,这需要文化与市场更深层次的对接———以高新技术引领高端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品的高端化。深圳A8音乐集团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A8音乐集团,我们看到员工们正在进行网站维护,一首首原创歌曲源源不断地上传,而手机用户只需安装A8box软件,就能畅通无阻地下载。“数字时代到来后,音乐传播介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消费方式也随之改变,我们坚持在IT平台上与传统音乐跨介质互动,推出的‘数字音乐’迅速占领市场。”A8音乐集团主席刘晓松在与我们见面时说,“凭借高科技这把
‘金钥匙’,A8一举坐上了数字音乐企业的头把交椅,收入超过四大国际唱片公司数字音乐在华全部收入总和。”
因为产品高端,所以难以替代,因为技术创新,所以难以复制。成功进入产业竞争蓝海的A8音乐集团,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在产品更新换代迅速的时代,文化与市场的对接过程中,更应提高高端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丰富文化产业产品的表现形式,强化文化产品的市场价值。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高科技土壤上孕育而出的“文化+科技”,成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路径。近年来,深圳文化产业以跨越式发展跻身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以20%的速度高速增长,2009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31亿元,占GDP比重达6.5%。
■“银钮”广播台
■“银钮”预告台
YMG记者 刘新国 张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