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YMG时评:名校抢状元之风,当悠着点吹

(2010-08-01 09:02:02)
标签:

ymg时评

教育

高考

状元

名校

YMG时评:名校抢状元之风,当悠着点吹
  北大、清华今年的状元门口水战,揭开了笼罩在状元光环下的“新衣”———大量高考状元依靠加分制造。记者调查发现,除西藏、山西外,其它29个省区市的65名文理科状元中共30人存在加分,而这里面又有18人是依托加分才得以越过裸分高于自己的人摘取“状元”桂冠的。(7月30日《中国青年报》)

  一石惊起千层浪。我国高等教育的著名学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甩开膀子卯足了劲,都想将今年各省区市高考状元招至麾下。7月18日,北大宣称:全国各省份文理第一名中,除两成报考香港高校外,六成以上被北大收入囊中。一天后,清华招办发布今年的“捷报”:九成省份的理科第一名和近三成省份的文科第一名填报了清华,这种情况已持续3年。
  可是没想到,两所名校在高调亮牌大打状元门口水战的同时,也将自己送上了风口浪尖———大量高考状元依靠加分制造。该结果,让北大、清华的脸色有些难看,颜面险些挂不住———本来想尽情宣扬自己学校招来了货真价实的“硬通货”,却被人揪出来说是“注水状元郎”。大家请看,29个省区市的65名文理科状元中(部分省份有分数并列),共30人存在加分,所占比例为46.2%,这几乎占据“状元榜”半壁江山。两所名校所招的状元加分类型之多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有民族加分、全国奥赛加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三好学生加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优秀学生干部加分,更有不少人是北大、清华自主招生的加分。这完全是两所高校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套,如果他们不互相攀比,不年年乐此不疲地“显摆”状元数目,谁还会如此地在乎这些幕后故事?
  作为全国最著名学府,北大和清华吸纳的本来就是精英和人才,有些考生虽然不是状元,但依然具有佼佼者的风范和能力,过分强调状元不但埋没了其他人的光环,更是跨入一个误区———只要多招状元,就是名校。实际上,真是这样吗?且不说,许多状元进了高校后变得色泽暗淡,单说一座名校的好口碑,是靠综合实力说话的,而绝非靠状元的数目累积起来的。
  每所名牌大学都是不可替代的,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优质学科,即使是国外名校牛津、哈佛等等也概莫能外。只盯着状元们猛撵狂追并鲁莽高调宣扬,是高校尤其名牌大学对招生和高校教育的误读。实际上,对名校招生来说,状元们入学前的分数显示的大多是考试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昭示不多。这说明,一味强调状元数目造成对考试能力的过分追捧表象,而“上有政策,下必有对策”,许多人便会挖空心思来应付名校的“诉求”,从而滋生了各种寻租行为。
  不仅如此,抢状元之风更可能导致大学间的不正常竞争,继而延伸至中学,甚至导致自上而下的恶性循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说得好———只盯着状元的大学是没有希望的,中国大学教育的成熟,应该从不再盯着考分高低做起。总之,正因名校抢状元之风劲吹,才让“注水状元郎”浮出水面,而通过政策加分,再用分衡量考生水准,本身就有失水准,更涉嫌违背教育公平原则。这风,当悠着点吹。

  YMG记者 姜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