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烟台日报社大小新闻
烟台日报社大小新闻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529
  • 关注人气:32,7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天的太阳为明天的乌纱帽让路?

(2010-06-02 16:33:42)
标签:

乌纱帽

中心小学

政绩

百姓利益

经济利益

叶塘镇

杂谈

分类: YMG时评
  据媒体报道,由于面积达不到镇中心小学7000平方米的指标,拥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的广东省兴宁市叶塘中心小学不得不让位,“变身”为幼儿园。而这项决定源于叶塘镇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创建“教育强镇”。在政绩面前,孩子们的天地已然成为个别地方构建政绩和以权谋利的恶土。
  在当地老百姓看来,原来的叶塘中心小学出过中科院院士,历史悠久,而新选址的学校则因为地点偏僻、交通隐患多而广为家长诟病。而迁校理由即便在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眼里也不能令人满意,叶塘镇党政办说明的原因是叶塘中心小学校园面积只有3000平方米,而在认定教育强镇的的指标体系中,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面积至少要7000平方米。而根据《叶塘中心小学简史》,“1994年,镇政府征收兴坪路侧4000多平方米土地开辟为运动场;2005年秋,筹资150多万元兴建5层综合教学大楼;2008年春,拆迁老校门口破旧门店,平整、绿化成一个2500平方米的广场。”简单算来,不是学校面积不够,不是楼房老旧,而是有着别的深层次原因。
  大多数看似匪夷所思的事情背后,总有一双看不见的利益大手在支配。叶塘镇流传的是,叶塘中心小学地理位置好,镇政府准备将学校卖了建超市,价格大约800万,依据是原来的叶塘镇幼儿园被出租给玩具厂和私人居住,楼下还做了饭店。
  顺着如此思路理下来,简单的叶塘小学搬迁能够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方面借着创建“教育强镇”的幌子,可以为当地领导干部捞政绩;一方面原址可以实现租借,达到创收的目的。这是一个政治、经济“两手抓”的伎俩,真正受害的是当地老百姓,迁校后大部分学生要走更远的路、绕过更多的路口,要挥别那个代表光荣记忆的老学校,生活上不便、心理上难以承受。
  “执政为民”,各地反复强调发展经济,落脚点最终都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通俗点说就是让老百姓过得更好。而在个别地方看来,这几样因素的排名却翻了个,政绩第一,经济利益第二,百姓利益第三。而当百姓利益和经济利益相冲突,经济利益放第一,而这两者全都为了政绩也是官员头上的“乌纱帽”铺路。
  教育讲求的是“托起明天的太阳”,而今天在叶塘镇,明天的太阳也得为明天的乌纱帽让路。这背后顽固的官本位思维让我们警醒,在个别基层,如果再不进行一番治理,不进行一些改变,咄咄怪事将会更多,而最终为这些闹剧买单的终将还是当地的百姓。(YMG评论员耿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