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的“民主投票”是暴力

标签:
教育班主任民主评议暴力雷梦佳杂谈 |
分类: 姜春康专栏 |
4月6日,河南洛阳孟津西霞院初级中学初一学生雷梦佳,与另一个女同学打架。班主任组织全体同学投票,结果大部分同学投票将雷梦佳带走。4月7日,雷梦佳在学校附近黄河渠边的青石板上留下三句遗言,随后投渠自尽。(4月26日《东方今报》)
花季少女被老师组织同学投票“投死”,如此新闻让人扼腕叹息。雷梦佳犯了错,批评教育无可厚非。但通过“民主评议”这种方式,使其走上绝路,让我们看到了错用“民主”的危害,这种危害产生的软暴力效应,比直接体罚更极端。
奥地利心理学家洛伦兹在《攻击与人性》一书中说:“民主意味着参与的个体愈多而且群体的力量愈强时,坚决离群的行为也就愈少。”显然,对初中生的教育问题来说,并不能完全拿来生搬用套。民主评议,讲求少数服从多数,但一旦被滥用,跨越了道德的底线,则会导致背道而驰的结果。以该事件而言,班主任对待雷梦佳同学采取的方式,看似民主,实则是打着民主的旗号,实施了变相体罚,加剧了人为暴力,引发了悲剧。班主任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变相将学生硬生生推至了大多数同学的对立面,而这种未必体现真相的所谓民主,充当了杀死雷梦佳同学的“刽子手”。
虽然,该班主任没有对雷梦佳进行直接体罚,但是,用全体学生的所谓“民主评议”对雷梦佳进行“投票”却是变相的体罚,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明文的“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精神严重相悖。
雷梦佳之死,导火索正是班主任组织同学的投票。其自尽前,在青石板上留下的三句遗言“雷梦佳生命就此结束!爸、妈,对不起,你们的恩情来世再报!辉辉,来世再做好朋友!”表明,雷梦佳内心里对父母和同学有着眷恋之爱,这与她决绝离开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换言之,是班主任和同学用所谓的民主的变相体罚软暴力,让雷梦佳不堪重压,带着“爱”飘然离世。
逝者不能复生,雷梦佳之死令人痛心,也点中了一些学校教育的死穴。这,值得人深思:学校民主管理的底线,究竟在哪里?学校该不该对老师进行教育,领会“民主”的真正含义,以避免类似悲剧发生?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犯错,如何对待犯错的学生,如何将他们引导到健康轨道上来,如何避免“伪民主”的伤害,蕴含着大学问和大智慧,需要教师加强人文关怀和教学艺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