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烟台日报社大小新闻
烟台日报社大小新闻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529
  • 关注人气:32,7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有多少苦力在校园喊累

(2010-04-28 09:09:28)
标签:

教育

苦力

中小学生

庆典活动

国家大计

杂谈

分类: YMG时评

  “本该是上课的时间,学校竟让孩子们去茶山上采茶给学校挣钱,这应该吗?”日前,河南信阳新县陈店乡一些学生家长不断向媒体反映,自4月份以来,该乡中、小学利用上课时间,以勤工俭学为由组织学生去茶园采茶,还定有采茶任务。
  学校业余时间组织学生从事适当体力劳动,有助于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值得倡导。但是,上课期间组织学生干活,还规定任务量,最终目的竟是为了学校创收,不但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和人身自由权,而且,还容易引发安全隐患。这种打着教育幌子的趋利理念和作为,与教育纯洁公益的属性背道而驰,面对那些不堪其累的中小学生,有关部门及时介入叫停的同时,也应该红着脸反思:还有多少学生苦力在校园喊累。
  平心而论,这种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为学校牟利的现象,并不多见,但折射的教育趋利心理和政绩思维,具有很大代表性,不宜当做个案对待。比如,很多地方搞庆典或者欢迎仪式,都经常组织中小学生列队欢迎。有的时候,领导干部在主席台喝着茶水,遮着阳伞,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孩子们在烈日炎炎下,任凭热汗淋漓,腰酸背痛,还要咬牙微笑,立正站好。令人质疑和气愤的是,很多时候,学校还以能参加此种庆典活动为荣,相关部门也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
  随着舆情诟病,那种动辄征用学生身体充门面的现象,正在逐渐减少,但与此同时,一种隐性压榨学生智力和体能的现象,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一些学校为了争名夺利,掀起一股股奥赛热,考级热,外语热,状元热,许多天资聪慧的中小学生,经过一番番严格枯燥的训练,最终沦为一个个两眼无光、表情木讷的考试机器。更有甚者,连教师都不放过,如不久前,河北省魏县选拔160名形象好、气质佳的女教师,牺牲休息时间进行培训,为的就是让她们担当礼仪小姐。
  诸如此类的事件,给教育蒙上了厚重的浮躁和功利色彩,这是一种社会危机。中国教育要切实承担起开启民智、富国强民的重任,当务之急就是坚决摒弃功利。前不久,中央进行礼宾改革,提出领导人出访,不再组织迎送活动相关安排,这种务实高效亲民之举,赢得掌声雷动。作为国家大计,我们更要不遗余力维护教育的公益和纯洁,建议立法或者出台规章制度,坚决叫停组织中小学生参加迎宾庆典活动,以及任何利用中小学生牟利行为。(丛晓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