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大聚会

标签:
磨扇石磨甬道农家小院毓璜顶公园休闲 |
分类: 半岛人文 |
王常滨
毓璜顶公园依山势而建,从东门到西门,有一条石砌甬道,游人的脚底把石块打磨得光光亮亮。甬道之侧,列队而卧的石磨像一张张古朴的面孔,与我对视。这些单片磨扇,像是石磨袒露出襟怀,引人想像着当年它们在农家小院里辛苦旋转的情景。
农耕时代,农家小院里都蹲伏着一架石磨,那是农家离不开的“粮食加工机”。多少农妇抱着磨棍年年月月重复地转圈,磨出的米面,喂养着农家的岁月,喂养着缓缓行进的历史。小毛驴拉着石磨从年富力强转到步履蹒跚,始终转不出圆圆的磨道。
毓璜顶公园里的石磨,仅在东西甬道两边列队的就有近五百多扇,甬道边侧斜逸出几线上坡下沿的细径,竟是用磨扇摆出的一级级石阶,别具天趣。整个公园里集结的磨扇多达一千有余。看着这些早已退役的石磨,令人感受到时代前进的律动。如今,电机磨坊早已替代了笨重的石磨,超市里袋装的米面粉也走进了农家的厨房。石磨已无用武之地,只能孤寂地蹲伏在墙角等待发落。而将石磨请进城市公园,铺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不失新奇与诗意。
这些磨扇,有的已逾百岁高龄,有些磨齿新锐的磨扇,仅仅才旋转了几载春秋便遭淘汰。我蹲下来,手抚它们的肋骨,细细品赏。从颜色分辨,它们都是脱胎于坚硬的花岗石或大青石、马牙石。不同纹络的磨齿整齐有序,饱蕴着世代凿磨工匠的手艺与智慧。这一千余扇石磨,分别来自莱阳、牟平、招远、栖霞等地的农村,其石料或取自牙山或来自昆嵛山,有着温馨可人的胶东气息,俨然一处露天的胶东民俗文化展览。
手抚磨扇,我遐想飞逸:这一千多扇单片石磨,上扇与下扇结合,原本就是五百多架完整的石磨。当年,它们挺立在五百多个农家小院里,旋转着日出日落,旋转出农家无数个平淡而繁忙的日月。当年那些推动着石磨旋转的农人的影像,倏地重重叠叠晃动在我的眼前,匆匆闪过,模糊朦胧。这些静卧的磨扇像滚动的车轮,把沉重的记忆,留给了今天,留给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