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建筑短命,症结究竟在哪

(2010-04-06 16:34:56)
标签:

杂谈

分类: YMG时评

               

中国建筑短命,症结究竟在哪


    日前,住建部有关负责人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建筑物寿命,只能持续25——30年。
   去年,楼垮垮、楼歪歪、压力差等形象词汇,将建筑质量推上风口浪尖。为了应对舆情质疑,住建部要求各地开展在建住宅工程质量检查。结果显示,30多个省的90多个城市中的180多个建筑工程,合格率高达96.1%。既然合格率如此之高,那为何围绕住宅质量问题新闻,依然层出不穷。究竟是数据有水分还是检查在造假,答案不言自喻。
    相比之下,英国建筑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也达到了74年。中国耗费如此之多公孥和成本,建造的为何多是些“短命鬼”,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建筑质量问责终身制。即开发商和建筑企业,从楼盘开发到竣工,每一个质量环节,两者都有责任和义务终身负责,不允许丝毫抵赖。据了解,当前很多学校的建筑项目,都开始推行校长终身负责制,只要出现质量问题,无论是否退休,都要接受问责。这种治本之道,值得政府仔细考究,尽快试行。
    在当前的建筑市场运行机制中,开发商只负责拿地,建筑商只负责盖楼。尽管也有监理验收等环节,但是,很多时候,监理公司与开发商和建筑商都穿一条裤子。这样,所谓把好质量把关,最终成了良心活。一些讲究市场诚信、着眼发展前景的企业,不难做到,那些唯利是图、打一枪换一地方的草台班子,可能就会偷工减料。此外,市场竞争白热化,促使房产商和建筑商不断洗牌,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样以来,很多楼盘出现质量问题时,就如走丢的孩子,在茫茫人海中,上哪里找父母。于是,只能把对黑心商人的怨气,全都发泄到政府身上。很多时候,在舆情的倒逼下,政府也焦头烂额,如坐针毡。
  建立楼盘质量终身负责制,有利于节省行政成本,缓解社会矛盾,促进房市和建筑市场的优胜劣汰,良性发展,在操作上也没有太大难度。在楼盘开发前,有关部门就应该与开发商和建筑商分别签订楼盘质量终身负责合同。只要楼盘验收交付,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出现任何质量问题,都是开发商和建筑商的事。其间,双方无论发生如何变故,比如公司破产或者改行,都应该到有关部门登记备案,抑或缴纳房屋质量保证金,这样,他们就不会轻而易举逃离政府和业主视线。相信,只要这种终身负责制运转成熟,作为精明的商人,在开发建筑伊始,就会视质量为生命了。 (YMG评论员丛晓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