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筹划重大事项军工资产证券化有望破冰
(2013-06-03 21:36:06)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财经新闻 |
2013年05月29日09:06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马会
5月24日,中国重工(601989,股吧)停牌重组,此次筹划重大事项涉及军工重大装备总装业务。多数业界人士认为,如果是军品资产注入,将重新启动军品总装业务市场化进程,是国防资产证券化的重大事项,具有行业性、标志性意义。
筹划重大事项
5月24日,中国重工(601989)发布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中国船舶(600150,股吧)重工集团公司(中船重工)的书面通知,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股票开始停牌。
据悉,此次筹划重大事项和公司业务有关。主要涉及到军工重大装备总装业务,而这一资产“属于境内资本市场重大无先例事项”。
目前,此次重组事项,尚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以及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咨询论证,还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此次重组事项中提到的“境内无先例”事项究竟指的是什么?业内人士指出,很可能涉及的是军工资产的注入。
事实上,对于中国重工来说,资产注入并不陌生。 2011年2月份,集团首次将资产注入到中国重工。此后,母公司明确提出,为了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将把18家子公司的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截止日期是2014年2月14日。
数据显示,2012年中期,公司三大业务板块船舶制造修理、能源交通装备、军工和海洋工程销售占比分别约为57%、26%、17%。
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重工提出,到2015年能源交通和战略新兴产业占比将达到40%,军工和海洋工程占比超过30%,民船业务占比达到30%。中国船舶集团下属企业中,22家有军品相关业务,如果相关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将有助于扩大公司的军品业务规模。
华泰证券(601688,股吧)研究报告指出,虽然军工资产注入的时候通常实行军民线分离,但军舰制造产业链的大部分价值都会置入上市公司,以驱逐舰、护卫舰为例,一艘军舰的价值量约有60%-70%在上市公司中。
行业示范意义
如何有效利用资本市场推动国防事业发展,一直是军工界的热门话题。此前的数年里,军工企业曾尝试将旗下利润可观的军工资产进行整合,但受到各种限制监管因素,进展缓慢。
近年来,事情好像有了转机。2013年两会期间,多名人大代表提出,进一步落实 “国发37号文”精神,加大对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力度,允许军工集团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样化等措施。
“毫无疑问,此次重组意义重大。 ”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军工资产证券化这个大方向已经确定,但实际操作一直进展较慢,中国重工的动作具有行业示范意义。
上述观点也得到券商认同。银河证券指出,此次重大事项,涉及军工重点装备总装业务,如果是军品总装资产注入,毫无疑问将重新启动军品总装业务市场进程。东方证券指出,此次计划中的资产注入一旦实现实质性突破,将有巨大空间,军工企业真正盈利能力强的资产几乎都是军品业务,目前多数都没有上市。
或引爆军工资产注入行情
无独有偶,航天电子(600879,股吧)总裁王亚文5月24日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谈到,控股股东航天时代公司有将整体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意愿,但受到国家军工事业单位改制相关配套政策不明确的影响一直没能够实施。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航天时代将尽快实施资产重组,将优质资产整体注入上市公司。
部分企业已经在行动。统计显示,目前停牌筹划重大事项的军工板块上市公司共有四家,分别为中国重工、广船国际(600685,股吧)、航空动力(600893,股吧)和中航电测(300114,股吧)。
此外,多家军工板块上市公司也在筹备资产注入甚至整体上市,如中航电子(600372,股吧)、光电股份(600184,股吧)等都在等候时机。
银河证券认为,军品总装业务通常盈利能力较强,这意味着国防行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行进内生、外延式增长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