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企业经营收入60%的核心资产(赤峰市境内的石人沟金矿、南台子金矿以及骆驼场金矿)没有生产经营迹象,甚至不具备生产经营条件当地多个职能部门的人员称,该企业核心资产存在“品位太低”、证照过期、手续不全等一系列问题;招股说明书中提及的公司五大客户有两家明确告知“没有业务往来”……那么,瑞金矿业近两年来每年高达1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从何而来?
2011年7月11日,瑞金矿业从恒生综合指数、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及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剔除。
恒指公司6月29日的公告已露端倪瑞金矿业“2011年5月27日起停牌至今仍未复牌”。
就在此前的一段时间内,关于瑞金矿业涉嫌操纵股价、财务造假、人事频繁变动等等问题的质疑频频见诸香港媒体。
问题的严重性不仅仅如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于7月16日至24日经过实地调查采访发现,瑞金矿业的核心资产不仅没有生产经营迹象,也不具备生产经营条件当地多个职能部门的人员称,该企业核心资产存在“品位太低”、证照过期、手续不全等一系列的问题;而招股说明书中提及的公司五大客户有两家明确告知“没有业务往来”……
瑞金矿业是否编造了一个弥天大谎?
起因
因财务等问题而停牌的瑞金矿业7月初再次被人举报。
中国经济时报接到的举报材料称,瑞金矿业下属3家金矿自始至终就未生产过,且公司上市前后的财务数据均系伪造。同时,公司实际控制人吴瑞林控股多家上市公司,其背后涉及一个完整的造假链条,“他们的目的就是造假圈钱”。
早在1999年,吴瑞林控制的侨兴集团旗下的侨兴环球电话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7年,侨兴环球全资子公司侨兴移动通信公司在美国纽交所成功挂牌,中电通信CECT 借壳侨兴移动成为国内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手机企业。
2009年2月23日,瑞金矿业在香港挂牌上市,融资7个多亿港币。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专门从事黄金开采业务,并对矿石进行加工,成为含黄金及其化矿物的精矿,以供销售。数据显示,黄金收益是该企业总收益的主要来源:2007年的此项比重是89%;2008年是71%;2009年为66.1%;2010年是64.1%。主要收入来源是内蒙古赤峰市的三座金矿,即石人沟金矿、南台子金矿以及骆驼场金矿。除了在内蒙,侨兴集团还在新疆、广西、云南、江西也加速布局矿产王国,业务涵盖黄金、有色金属、能源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等工作。
为了查明真相,本报记者前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进行了调查。
南台子金矿
50吨?300吨?1480吨?选矿能力说法不一
偷矿?承包?规模生产?真实经营各执一词
7月18日上午,赤峰市松山区石人沟村。
沿着乱石铺成的小路,以仅有的电线杆为参照物,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山坡,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本报记者来到瑞金矿业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小牛群镇官村沟村的南台子矿区。
两个妇女在筛选矿石,旁边停放着一辆满载矿石的小型电力三轮车;矿井口边的工棚里依稀见到数名工人在忙矿山后勤保障活计,旁边坐着一位“监工”。这是南台子金矿映入本报记者眼帘第一幕。
“我们是承包的矿区,每年给矿里交一些费用。”旁边的管理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是自己处理,即不在旁边的选场加工,提炼出来的产品属于自己,和公司无关。
顺着山路,本报记者找到瑞金矿业的选矿场。选矿场上,只见一辆推土机在相当于二分之一大的足球场作业,周围再无他人。在该场生活区,本报记者现场看到,中午来食堂吃饭的工人也是寥寥无几。
公司2009年年报称,2009年1—10月,南台子金矿选矿设施每日的选矿能力是900吨,自11月起,选矿能力已增至每日约1480吨。年总矿石处理量在351500吨。全年黄金总产量约91200盎司,同时期的等量黄金总产量则约118100盎司。
那么,本报记者现场看到的景象与上述年报中所称为何相差甚远?对此,相关职能部门也有自己的看法。
“南台子金矿有两个系统,一个已经投入生产,一个属于在建工程。生产系统是南台子官村沟 金矿,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在建的是梨树沟金矿,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7月19日下午,喀喇沁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矿山组股长康向新告诉本报记者。
“矿山开采必定要配备相应的选场和尾矿库。”康股长说:“南台子金矿,两个系统共用一个尾矿库,它的设计能力大概在100—300吨。处理能力和生产能力应该是接近的,选场的处理能力肯定比100吨大,比500吨小。”
他对本报记者表示,从法律角度来看,凡是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矿山,都不能算是正常生产。采掘系统没有建设完成,尾矿库也没有验收是不能正常生产的。
从赤峰南台子金矿有限公司金矿采选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数据来看,该选场年处理矿石量为9万吨,每天300吨。
在这份关于《赤峰南台子金矿有限公司9万吨/年(300吨/天)金矿采选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举报人对于评价人员的真实性参与提出了质疑,“(报告书)上的人名签字是公司从别的地方复制过来”。对此,赤峰市环保局否认了这一说法,“不太可能是企业伪造的签名。”
对于本报记者提出公司是否正在生产的问题,康股长表示“企业的经营问题,不属于安监部门的事。”
“这个选矿厂的日处理矿石能力仅仅是50吨。”当地一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你们看到的零星人员是偷矿的,并不是公司在生产”,现场没有正规生产矿石,矿石选场也没有工人作业。
石人沟金矿
“这两年就没有怎么干”环保部门
“处于生产状态,日开采矿石量基本是每天166吨”国土部门石人沟—南台子金矿生产黄金总量总计约达107800盎司,较2009年增长约18
10年年报
招股说明书称,石人沟金矿和南台子金矿彼此相邻。实际上,石人沟矿区属于赤峰市松山区,与南台子金矿共用一个选场。
7月18日下午,乘坐出租车,本报记者再次来到南台子金矿,希望间接了解石人沟金矿的情况。
可能是上午的造访引起了矿场人员的警惕,南台子金矿大门紧锁。当本报记者和看门人交涉时,有人出门拍下了出租车牌以及本报记者的照片。于是本报记者回到了赤峰市,此后的采访行程遭到了长时间的跟踪,就是在寻求公安部门保护时也不例外。
“它这个选场呀,尾矿库呀,都有。只是设备都比较老化。选场的加工量是日处理100吨。”7月22日下午,赤峰市环境保护局松山区分局王局长对本报记者说。不过,王局长又表示,他也不太清楚该企业的尾矿库容量到底是多少,“这两年就没有怎么干,我怎么告诉你?一直在探矿,拖拖拉拉的。”
7月19日,在赤峰市松山区工商局,本报记者注意到,石人沟金矿注册资本是60万元。成立日期是2004年11月10日,核准日期是2009年10月26日。该局田局长告诉本报记者,企业已经年检过了。
7月22日下午,赤峰市国土资源局松山区分局矿管股李股长告诉本报记者,石人沟金矿处于生产状态,他的生产规模是每年6万吨,日开采矿石量基本是每天166吨。
2010年年报显示,公司获得收益约人民币13.7亿元,同比上涨约35%;毛利上升约41%至约人民币10.6亿元,毛利率约为77%;石人沟南台子金矿生产黄金总量总计约达107800盎司,较2009年增长约18%,骆驼场生产黄金总计约达28300盎司,较2009年增长约11%。
骆驼场金矿
“已经多年没有生产了,品位不太好”环保部门
“办过开工手续,应该是在正常生产”安监部门
选矿能力已增至每日约1100吨,全年总矿石处理量约288400吨2009年年报
7月21日上午,赤峰市巴林左旗碧流台镇骆驼场村,大雨倾盆。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坡,汽车摇摇晃晃地前行,身后明晰的车辙旋即模糊在雨水中。在知情人的带领下,本报记者来到了瑞金矿业位于巴林左旗碧流台镇骆驼场村的骆驼场金矿。
两排红砖红瓦的简易房,一些设备无序地停放在矿井口,周围出奇地静。骆驼场金矿就这样呈现在本报记者眼前。
顺着电线杆,本报记者找到了该矿曾经的“选场”,已被一堆堆的乱石取代。
“就算他们有生产,那矿石你们看到了吗?矿石处理设施在哪里?再退一步说,就算有矿石,怎么拉出去,路在哪儿啊?”知情人反问本报记者。
“这个矿区已经多年没有生产了,品位不太好,目前,只是有个看门人,根本没有实质性生产,平时只是搞一搞矿区建设。”7月20日下午,巴林左旗国土资源局矿管股股长王学勇告诉本报记者,“他们的证照也已经到期了,正在延续当中。”
“据我了解,(该矿)已经2年没有生产了,2010年到现在都没有生产”。7月20日下午,巴林左旗环境保护局胡局长告诉本报记者,“2009年前的情况我不知道,那时候我还没有来这(环保局)”。
在胡局长看来,(骆驼场金矿)关键是品位太低了,没有挖掘的价值。
“这个矿有印象办过开工手续,应该是在正常生产。”巴林左旗安监局王局长对本报记者说,“只要有合法手续,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就可办(安监)证件”。
与职能部门说法有天壤之别的是公司的对外信息。
年报显示,2009年1—9月,骆驼场金矿选场设施的选矿能力每日约800吨,而自10月起,选矿能力已增至每日约1100吨,全年总矿石处理量约288400吨。全年共生产黄金约116800盎司,等量黄金产量约177200盎司,全年实现平均销售金价约839.6美元/盎司。
既然两年没有生产,上述年报中的数据从何而来?
就是上述两排平房等资产,被招股说明书描述成“位于中国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碧流台镇的工业园区,包括一块地盘面积约2668000平方米的土地,地块上建有一座于2008年落成的楼宇几座构筑物及配套设施。构筑物包括一座研究中心、一座尾矿库、一座原矿仓、一座粉矿仓,而配套设施包括一间锅炉房及一间水井房。”2008年时作价达4774万人民币。
“很显然,这些就是典型的上市前包装。”举报人对本报记者说。
需要“延续”的证照、不断“加大”的矿体储藏量。
职能部门与中介机构或存在见利忘责
不仅上述金矿的现场让人惊诧,而且公司三座金矿的证照也充满疑问。
招股说明书显示,瑞金矿业已取得的执照、许可证、批文状况。
据此可知,截至目前,瑞金矿业的上述三家金矿的环保许可证均已过期;南台子金矿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均已过期;骆驼场金矿的采矿证已过期、安全生产许可证即将到期。但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赤峰市相关部门均表示,“企业手续和证照齐全。”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已长时间停产、采矿许可证已过了5个月期效的骆驼场金矿,内蒙古国土部门仍在为该矿办理延期手续。在一份《内科瑞矿评字(2010)第013号》的文件中,赤峰市国土资源局委托评估机构内蒙古科瑞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骆驼场金矿做出了国家出资形成的价值评估,目的是巴林左旗国涛矿产品贸易有限公司申请延续“巴林左旗国涛矿产品贸易有限公司骆驼场矿区金矿”采矿权。
该结果显示,按照矿业权评估的原则和程序,选取适当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认真估算,确定巴林左旗国涛矿产品贸易有限公司骆驼场矿区金矿采矿权范围内国家出资形成的价值在评估基准日(2010年11月30日)时点为24.23万元人民币。
企业没有生产,为何还延续办理采矿证?“(该矿)没有生产,没有销售,因为它交过矿产资源补偿费”。巴林左旗国土局矿管股王股长说。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停产已久、采矿证过期5个月的金矿,再增加一点点探明储量,上交内蒙国土部门24.23万元费用办理延续采矿许可证后,就极度夸张成巨大储量来骗取股民”。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此类情形,环保、水利等部门也有发生。
据招股说明书,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公司年度环保费用为人民币174.3万元,而截至2009年、2010年12月31日两个年度,预期年度环保费用分别为人民币899.58万元、1099.8万元。对于上述数据,赤峰环保方面表示不知情。
另据赤峰市水利局的内部记载的资料,瑞金矿业骆驼场矿区的额外代价是拿出418.11万元进行150吨/天的采选工程水土保持。依此,南台子金矿300吨/天的采选工程水利局可获取836.44万元的水土保持费。不过,此数字并未得到赤峰水利部门的证实。
“职能部门个个都得到了自己的利益,所以也没有哪一家愿意去追查企业的真实状况。”当地一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正因为这样,所以瑞金矿业总能一路绿灯”。
除了有关职能部门的见利忘责,具备资质的地质勘查中介公司更被认为是“祸首”。
据国际矿业咨询集团贝里多贝尔亚洲编制的《独立技术专家报告》,2006年8月,石人沟金矿及南台子金矿聘请辽宁地质勘查院对上述两个矿床进行勘查。2007年9月,就上述两个矿床已提交了勘查报告,其中载有矿产资源的最新估计。
2006年10月,瑞金矿业从一私人业主处收购了骆驼场金矿,并聘请了辽宁地质勘查院进行两次勘查,时间分别为: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2007年7月至9月。
该报告的评估资料还显示,辽宁地质勘查院对瑞金矿业的上述三家金矿采矿资产做出的估算日期为2007年7月31日。
在辽宁地质勘查院之后,赤峰盛源地质勘查有限公司又给公司编制了一套详查报告。
“这个报告是我们做的,好像是2008年,矿里提供资料,我们根据资料进行实地的抽查和检查,逐条核实、一条条地看,包括矿藏储量、巷道等项目都要进行现场实际勘探,和他们(公司)报告的基本都一致”。7月22日下午,赤峰盛源地质勘查有限公司的王经理对本报记者说,“报告经过编写后,再评审备案。评审是专家组,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评审备案的。”
对此说法,知情人士表示质疑,“(公司)地质报告先是辽宁一家公司做的,后来是赤峰盛源公司做的,他们每请人做一次就是要加大矿体储藏量等,更改很多的数据”。
“每次就要多编好几十倍,因为很多东西很专业,一般人看不出里面的猫腻”。知情人对本报记者说,“比如说,赤峰盛源公司编制的石人沟金矿详查报告,你们向他们要原报告,他们肯定拿不出来,因为备案证明它都没有,得去内蒙国土资源厅备案处去查,他们又没有备案证明。”
对于本报记者提出可否看看详查报告的问题,王经理表示“做完后就交给了企业”。
据介绍,中介公司、机构,一般都不让去现场,而是公司带领去别的矿山现场。
冰山一角
一边是企业“没有生产”,一边是瑞金矿业经营业绩扶摇直上。
年报显示,2008年、2009年、2010年公司(石人沟金矿、南台子金矿、骆驼场金矿合计额)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12亿元、10.11亿元、13.68亿元。年报认为,2008年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于南台子金矿以及骆驼场金矿的投产,带来销量上升。2009年的快速增长,来源于南台子金矿以及骆驼场金矿的扩建。瑞金矿业2011年首季度净利润为1.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9.7%。
公司均将业绩增长主要归功于矿产的投产和扩建。
然而本报记者的上述调查表明了截然相反的情形。
尽管公司对外称自6月18日起停产最长25天,但本报记者还注意到,在公司2008年和2009年的年报中,详细的介绍了南台子、骆驼场两个选矿设施的运营情况,然而,公司2010年的年报,对此却没有丝毫的提及。
更为重要的是,本报记者还发现,瑞金矿业在当初的招股说明中提及的公司五大客户(辽宁新都黄金有限责任公司、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赤峰中色库博红烨锌业有限公司、赤峰市白音诺尔铅锌厂、赤峰富邦铜业)也存在疑问。
疑问首先来自于,在公司每年的年报中并未出现客户的具体销售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当本报记者分别致电辽宁新都黄金有限责任公司、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咨询与瑞金矿业的业务往来情况时,均被对方告知“没有业务往来”。而赤峰富邦铜业为公司的关联交易公司。
“这些数据包括财务报表都是自己编造的”。当地一知情者告诉本报记者:“公告的四个客户都是假的,你想想他们没有销售,哪来的实际客户,合同、发票、银行走账单证全系造假”。
对此,公司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确实存在问题”,但未有具体说明。
对吴瑞林的资本运作术来说,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