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清海和他的《草原撷英》(随笔)

(2022-03-23 22:50:17)
标签:

文化

史清海和他的《草原撷英》随笔

早就听说史兄又出书了,但一直未见。后在锡林报上看张广明关于史兄新书《草原撷英》诗词部分的评论,才知史兄的书真的出版了。昨天晚上,史兄招呼我吃饭喝酒,才知史兄有意安排我和白云一起,赠书给我们。

史兄,名清海,长我十岁,五0年生人,据他说祖上山西,后迁至河北玉田,他出生在锡林浩特。送我的这本书《草原撷英》是之二了。说明之前还有之一。

史清海,的确一表人才,大高个儿头,粗声猛气,膀大腰圆,虎背熊腰,虽然已经古稀之年了,但是他还是发声如铜铃之响,走路如龙行虎步,喝起酒来豪气不减当年,但已经不喝白酒了,只喝红酒。真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东坡之豪放,大都督周瑜之英姿勃发。我和史兄喝过几次酒,谈了几次天,真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尤其说到了他的书他的诗文,他更是一言即发,如数家珍,如点圈羊,滔滔不绝。酒桌子上,他讲起当年的叱咤风云,讲起逗乐的谐趣故事如同珍珠开了线,件件珠玑落盘,则则五味杂陈,一桌的高朋哄堂大笑,前仰后合。尤其是一则县长养猪日哄上级的故事真可谓是当代聊斋。他的朋友却是个个温文尔雅,有写诗文的,有摄影的,有画画书法的,还有弹拉说唱的。三教九流应有尽有。正如他诗中所写:“三五平生伴,喜结半世缘。今朝皆卸甲,潇洒更悠然。”

然而,史清海却是一介书生气。他曾在锡林郭勒盟的教育学院和电视大学当过兼职的教授,主讲《文学概论》和《写作》课,当过文书编著过《锡林郭勒轻工业史料》,正如魏琢在《草原撷英(二)》序中所说这是史清海的“一种文化自觉,这是一种文化情怀。”一是史清海爱读书,他自己说:“回首七十年所走过的人生岁月,读书可能是我这一生最大的爱好,也是我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参加工作之后,手中有了余钱,新华书店又成了我的最爱。”二是史清海爱写文章。诗歌、散文、随笔、论文无所不能,在他的书中都有涉猎。正是《草原撷英》第一部序(阎永明写)中所说:过去只知他“嗜读如命,知道他古汉语、古典文学了得,今日防止他竟如此博览古今。”其文“洋洋洒洒,史据充分,考略详尽,参详诸家,不乏一得。”

《草原撷英》第一部出版于2014年,收录进了《锡林郭勒盟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全书收录作者关于蒙元文化研究的文章二十余篇。以为考据辩误、讨论论证史实和推存式的文论等为主要内容。有的论文有着极高的史料和研究价值。有的文论填补了锡林郭勒盟史学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史学研究和蒙元文化研究的空白。我读得第一部中的《“李陵台”考》一文可见,作者从查看古书典籍《史记》《汉书》到核对野史杂说考察多重文史资料如《口北三厅志》《元诗选》《大清一统志》等多角度查证,还有对多个有李陵台的地区进行考察。但是对于这个元上都附近的“李陵台”,他还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故此对于李陵台故址“即今多伦西南,滦河东岸老黑城。”深信不已。

《草原撷英》第二部出版较晚。是我刚刚看到的成书史清海的著作。此书,书中有序,前言,还有祝词和书法,李秀峰有书法两帧,水平很高。史兄好友魏琢作序,儿晓宇写前言。两个人说的汇集成了一句话即史清海是个读书,勤奋的文化人。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上最缺少的就是有文化勤奋的读书人。史清海成了草原上的领头羊和典范。

《草原撷英》第二部此书二十六万多字为诗文集,归于文学类,诗词,自由诗,随笔杂感,散文,文论,评论,科研论文皆含于书中。内有摄影插图,史兄说是致远先生的作品,皆为上品。

读诗几首,开篇《咏梨花》七句。二篇《塞上杂咏》末句“不见桃花落雪花”。内有《沁园春滦河》有句“史上滦河亦卷澜”句。自由诗中有《弯月》“风饿了,把月亮咬了一口”真诗也!细读有的似歌词,当然也有歌词。

有杂感小品文为上品,很耐读。

评论为佳文,严谨,学人文也。读了一篇析鲁迅先生小说《药》中花环,极好!其它文末读不敢妄言!

史兄已古稀之人,爱书,写文真是个有心之人。

昨晚吃了些文人酒,今日读了清海书,算是当一回文化人吧。忽然来了灵感,等我彻底读完了史清海的书,写一篇史清海文论式论文,题目叫《论史清海<</font>草原撷英>草原文脉的文化表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