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形之美

(2012-11-22 17:56:30)
标签:

杂谈

http://s13/mw690/62d0cfa6gcf128717c03c&690

周末清晨与小儿子一同去爬山,结束后走进一家新开张的咖啡店,店主是个年轻人,店里很清闲,显然我们是那天第一批客人,年轻人特别用心地现磨了咖啡豆,煮沸了牛奶,然后把拿铁咖啡和热巧克力都倒进了烘热的瓷杯子,另外还特意为这两杯热腾腾饮料都做了‘拉花’。

 “别动!妈妈你不要动!”两杯热饮刚刚放在咖啡桌上,就听见儿子小声但兴奋的指令,“你看你看,你的咖啡上有小豆子的额头,太美了!”我坐下来看到那咖啡上的拉花,原来我的咖啡上是个心型,而给他的热巧克力上则是一片树叶。儿子毫不犹豫地往他那杯巧克力里加了两大勺糖,却死盯着我那杯咖啡连搅动都不让。

 

 去年在微博上看到一则狗狗盼收养的帖子,附上了小狗的相片,茸茸的白毛加上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让我们一家子一见钟情,马上决定领养他。取名豆子,刚来我们家时一副小可怜的模样,眼睛瞄来瞄去,总在防备着什么,一见到吃的就没命地扑上前去,狼吞虎咽,看来在狗崽时期就已经开始操心温饱问题。我们一天几顿鲜牛奶加幼犬食物喂养了不出一个月,豆子那瘦弱的身子变得鼓鼓,本来耷拉在脑门旁的两只耳朵也逐一地竖立了起来。最有趣的是身上的白毛逐渐被一块块浅咖啡色占领,像奶油里掺了咖啡似的。可是在他的脑门上却留下了一片非常纯净的白,是心形的,没错,一个完整的心形。与我面前这杯咖啡上的心形拉花真的一模一样。

 

 这时我逗儿子说:“刚才你那杯的树叶拉花才更唯肖为妙呢,那叶子栩栩如生,你却连看都没看一眼就拿糖给淹没了!”儿子耸耸肩,很不以为意地说:“那叶子不过就是叶子,但是你的咖啡上可是小豆子的额头呀,唉,我还有75天才能看见小豆子呢!”自从去年从北京回到香港上学后,孩子最惦记的就是他最心爱的小豆子,原来他每天都数着日子,数着到圣诞节放假回北京与小豆子相聚的那一天。著名苏格兰哲学休谟认为,“美不是事物的属性,它仅仅存在与静观的心灵之中,每个心灵都在感受着不同的美。”我咖啡上那个“心”尽管造型比起热巧克力上的树叶简单朴拙,但是唤起了孩子心里最牵挂小狗的脑门,所以对于他来说,这个形式就是最有意味,最美的符号。可见任何事物本身并没有美不美的问题,它们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被看到与观者达到的那重关系。

 

休谟在他的哲学著作里特别指出:“事物只有一种潜在的美丽的属性,而当这种潜在的属性与主体的‘静观的心灵’发生关系时,潜在的美变成了现实。” 康德也告诉我们,审美并不要求我们在观看的对象那里察觉到什么目的,只要能够唤起愉快的情感,符合情感愉快的目的就可以了。因此康德也把艺术称为第二自然”就是说,艺术虽然是人创造的,它的目的,不能直接表露出来,而应该像自然一样,具有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形式”才能引起审美愉快。

 

眼前我这杯具有美的潜能的客体,一个心形的拉花,让我儿子联想到他心爱的小狗,彼此应答,彼此相关地使美从潜在走向了现实,可见美是多么抽象的东西,因为它已经超越了感性具体之上。而且,正因为它是抽象的,才能使儿子有了联想。看来,美不美,全看它能不能获得被我们叫做“美”的这样一种性质或价值,能获得,小狗脑门上的一块斑也是美的,与对象是狗头还是咖啡并没有什么关系。

我看着儿子喝完热呼呼的巧克力,一直等到我杯子里那‘小豆子的脑门’逐渐沉没才慢慢端起了我的咖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张破碎的脸
后一篇:意外之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