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高球手
(2012-09-20 13:26:33)
标签:
杂谈 |
看小孩子打高尔夫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儿,他们的身体柔软思想单纯,学习了一个动作很快就能掌握。小孩子不像大人,手和胳膊没那么大的力量,也就不会死心眼与那高尔夫球杆没完没了地较劲儿,所以很快就能用到髋关节与腿部将球远远地打出去。家长在一边看着小孩子能把球搁到自己力所不能及的落球点,高兴得心里乐开了花儿。虽然很多人并没有梦想眼前这小腿还像藕节一般长短的小家伙将来成为职业球员,但大家都不能否认藏着一份望子成龙的私心。
小孩子若在打高尔夫方面偶然稍显露出点儿才华,就会被身边各位知名教练、职业球员和高球爱好者朋友们忽悠成为一名小球员,并很快就会牵动全家人鞍前马后心甘情愿地为他/她一人服务。选球杆请教练,在爹妈的鼓励中,小孩子一旦开窍入迷,用不多久大人就不是他们的对手了。周末和假期必定忙着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活动,从本地俱乐部的小范围竞技开始,再出去和同城的其他小朋友们比试,之后参加全国的青少年高球比赛,甚至逐步迈出国门走向世界青少年锦标赛。从此,家庭开支明细上增添了许多与这一项‘奢华’运动有关的差旅费、服装费、果岭费、教练费、球具费和总数不小的小费。
别的不说吧,给孩子选球杆的第一原则就是他/她喜欢。市面上卖的儿童杆肯定不够“职业”范儿,大名星用的牌子小选手自然认为它最好。所以家长们经常买了新款球杆再带着小孩子去工坊改装其杆身和握把。打球的朋友都知道,正确的握杆和站姿是多么重要。在小孩子窜个时,为确保辛辛苦苦学来的挥杆动作不走样,刚刚量身定做的改短杆身和细握把,几个月又必须增加杆身长度和加粗一点点握把。
儿子八岁的时候,偶然让他参加了一个香港的青少年比赛,发现这里的比赛氛围很随和。家长们不盯着孩子打球,无论输赢都很开心。小朋友们注重礼貌,很少见大声喧哗或发脾气,也非常遵守高尔夫的规则和礼仪。当时孩子还在北京读小学,这个属于联赛的活动却一个月在香港举办一次,虽然增添了每个月来回香港的机票钱,但这轻松公平的比赛让孩子赢的开心,输的服气。更重要的是刚上小学三年级的他每个月背着球包独个儿坐飞机到香港,比赛完了又自己坐飞机回北京是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几年过去,已在香港上中学的儿子,暑假回到北京的练习场,碰到曾经与他同场竞技过的小朋友,那一招一试俨然是个小职业。从儿子的眼神里我看到他很羡慕,但是一瞬间就过去了。儿子现在的兴趣是足球、篮球、爬山和跑步了,在香港代表学校的田径队和足球队取得了优异成绩。其实从儿子打球那天起,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把孩子培养成职业高尔夫球手,只是希望他将来是个会打高尔夫,有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