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之轻

(2011-11-01 09:29:13)
标签:

香港

生理和心理

家庭温暖

杂谈

看到一个让我震惊的调查报告,香港青少年为情自杀的人数,比成年人还多出百分之三十五,而其中最年轻的为情而轻生的儿童竟然才刚刚十二岁!怪不得香港高速路上的过街天桥经常见到政府的宣传横幅,其内容主题是:生命只有一次,年轻人要珍惜。脑海中香港儿童外形单纯、为人乖巧和懂得礼仪,虽然性格方面则比较偏向害羞、谨慎,不太会或者不太愿意主动与人沟通交流,但小小的孩子怎么那么容易就选择死呢?

遇到这类问题,最容易的当然是把责任推卸给社会,大家都谴责这高速运转的国际大都市。父母为了养家活口疲于奔命,没时间照顾孩子;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泊,孕育出生理和心理过早成熟的孩子们。报告中需要留意的是那些在圣诞、新年及情人节期间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父母双全、家庭美满的孩子们。佳节当前,如果这些未成年的孩子们能在他们父母身上、自己的家庭中得到足够的爱与安全感,孩子怎会将自己的生命孤注一掷全押在那豆芽菜一般稚嫩的爱情上,而为‘情’自杀呢?

想想身边很多所谓专业人士的香港朋友,家中孩子们平日都由外籍女佣照顾,其实也许都是孤独的。父母都忙于工作,根本顾不上送孩子上下学、陪同他们做功课或者每天与他们谈天、运动。孩子们放学后身边就只有家中的女佣,这些本来文化就与我们有差异的外籍女佣除了照顾少主人吃喝添衣,基本不可能给他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亲情。很多孩子的功课是由女佣带着到补习社、或由上门的家教帮助完成。剩下的时间孩子不是沉迷在电子游戏里,就是看那些无聊之极、并且并不适合儿童的电视连续剧打发。

孩子的父母,特别是父亲往往下班回到家中时,孩子已经上床睡觉了。与孩子连打个照面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能坐下听孩子谈谈学校的趣事或说说学习上的困扰了。当这种交流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没有培养成习惯,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和父母之间就更加难以沟通。当然香港也有许多母亲不外出工作,无论是天天呆在家里,佣人一般的‘模范煮妇’;还是除了逛街、购物、喝茶就是打麻将的‘阔太妈咪’,她们对子女的关心很多只停留在物质层面。也许很清楚儿子爱吃哪家的蛋糕和穿几号的球鞋,至于他接完一个电话,扔下最爱吃的美点,穿上球鞋一溜烟地跑了出去,究竟是和谁?去了哪儿?做母亲的茫然不知。

哪个父母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过的丰衣足食,大家的借口都是说拼命工作也是为了让孩子过的更好。很多父母不惜代价买来昂贵的玩具,或给孩子过多的零用钱作为没有时间陪伴他们的补偿。最致命的一点是,忙碌的父母与孩子交流往往是属于单向,比如‘功课做完了没有?’‘什么时候考试?’这种封闭式的无效沟通方式,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我们都有过一个朦胧的青春期,显然并不是所有十来岁的孩子都会想到自杀。寂寞的孩子,对家庭失望的孩子,才会去从家庭以外的地方寻找温暖与关注。在父母与家庭关爱下长大的孩子,即便失恋,也不会对人生完全失望,对世界全无留恋。

家庭温暖绝对不是建立在纯物质基础上的,最新款的电子设备、最时尚的名牌衣着,或者过多的零用钱,只会将孩子扔进无爱、无亲情的物质深渊。作为父母,我们真的应该仔细想想,这些幼嫩的生命其实并不是为了爱情而放弃生命,而是他们那小小、单薄的身体,根本无力独自抵抗人生道路上的冷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城市的灵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