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28回,贾宝玉参加了薛蟠的酒宴。宝玉觉得滥饮无趣,因此提议玩一种新的酒令,规则如下:
“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原故。说完了,饮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
旧对,《四书》《五经》成语。”
红楼梦中的很多诗词都预示了后半部各个人物的结局,而本回宝玉的酒令实际上是隐写了后半部他跟宝钗和黛玉之间的故事。请看我的分析: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俊俊注:宝玉出走,宝钗独守空闺。)
女儿愁,悔教夫胥觅封候。(俊俊注:宝钗后悔看管宝玉太严,不该逼着他求取功名。)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俊俊注:宝钗等了宝玉几年,终耐不住寂寞。)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俊俊注:宝钗荡秋千时,吸引了墙外的贾雨村。)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俊俊评:这一段预示了后回宝玉在山中紫檀堡牵挂黛玉的情景。)
雨打梨花深闭门。
(俊俊评:“雨打梨花深闭门”出自宋代秦观《忆王孙》,词中女主人公从早到晚等待她的爱人,最终都未能如愿。癸酉本第106回,宝钗也有类似的经历。)
现在重点分析一下“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这句酒令让我想到了李清照的《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以下这首词的白话译文:
打完秋千,累了,下来懒得整理衣裙头饰等,只是搓着纤细的双手。露很浓,挂满露珠的花朵显得更加柔嫩。忽然看见有客人来了,自己什么都来不及整理了,落下来的袜子来不及提起,头上插的金钗也溜下来,只能含羞而跑。跑到园门口了,又忍不住回头看看来的这个人,看又不好意思正面看,于是顺手拉过园门前的一支青梅,装模作样地嗅着。
作者通过“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这句酒令预示宝钗改嫁的故事应该是受到了这首词的影响。词里那个有着纤纤细手、娇羞无比的李清照换成了宝钗,而那个来人也换成了路过的贾雨村。
另外,第22回有首谜底为更香的灯谜诗: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借,风雨阴晴任变迁。
在庚辰本石头记中,这首灯谜诗标明为宝钗所作,(高鹗本说是黛玉所作),我认为这应该是作者的原意。 “琴边衾里两无缘”指宝玉和宝钗无共同志趣,同床异梦。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所表达的意思跟“雨打梨花深闭门”是一样的,都是指宝钗苦苦等待宝玉回来。
再来看第38回宝钗的《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这首诗也是预示宝玉离去后,宝钗独居的生活:“念念心随归雁远”可与前回“呆雁”的故事对看,这“呆雁”指的就是因为宝钗的雪白酥臂而发呆的宝玉。那时的宝玉尚被她雪白的膀子吸引,而此时的宝玉却已弃她而去。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预示宝钗遇到了怜惜她的贾雨村,并且在私会之后约好了重阳节之后再次团聚。宝钗寡居多年,在古代,一个弱女子靠自己生存下去是非常困难的,要求她一直守节也是不人道的。正所谓“凄惶红袖秋千传情”,“凄惶”二字非常精确,概括了宝钗艰难的处境。另外,宝钗和贾雨村都热衷功名,志趣相投,走到一起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宝钗做了贾雨村的妾,而娇杏是正妻,与第1回娇杏“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正好相反。宝钗最终因贾雨村获罪被发配东北,所以她是不幸的,与娇杏的“侥幸”也形成了对比。
第28回的回目是“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蒋玉菡情赠茜香罗”是蒋玉菡和袭人结为夫妻的伏笔,“薛宝钗羞笼红麝串”是宝玉和宝钗结为夫妻的伏笔,而此回正文中蒋玉菡和宝玉的酒令又进一步预示了宝钗、袭人最终被各自的丈夫被弃。
袭人曾与宝玉有云雨之事,却被宝玉许配给了蒋玉菡;宝钗嫁给了贾宝玉,却因为宝玉的出走,改嫁给了贾雨村。她们两个人都有名花易主的经历,又都曾被丈夫抛弃。袭人是宝钗之副,她俩的遭遇也非常相像,在袭人身上发生过的事情往往会在宝钗身上,这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写作手法。
宝玉是在黛玉死后,娶了宝钗;宝玉出走之后,宝钗又改嫁贾雨村,看来作者对男女失去伴侣后再婚是持支持态度的。作者对封建礼法所要求的妇女从一而终和守节思想是很不屑的。第58回藕官的那段丧妻再娶不一定是得新弃旧的理论,不仅合了宝玉的呆性,也是作者所秉持的观念。而且,在作者看来,这套理论不仅适用于对爱情忠贞的男人,也可适用于女人,由此可见作者对女性的尊重和人文关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