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二
http://s13/mw690/001ObtCGzy6Xp3uwPjmbc&690
《丧女》这部日本动漫还有一个霸气的副题:“我不受欢迎,怎么想都是你们的错!”
当然,尽管它凶狠地发布了Loser宣言,但故事的本质却仍旧是“被嫌弃的——死宅+腐女+社交障碍+腹黑的一生”。
刚上高一的女主角黑木,信誓旦旦要在新高中生活的开始改变自己不受欢迎的历史,但她却集合了世界上所有不受欢迎的体质:扭捏、话缺、社交障碍晚期,最大爱好是看男男动作片,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跟小学生玩游戏卡牌。
这剧基本上每一集都在演示黑木又开发的一项可悲的孤僻新技能,同时展览一个人可以不受欢迎到什么程度的极限。
比如,以为自己终于受到关注了,其实是因为把可乐撒一身爬满蚂蚁;试图用吸尘器在身上制造出吻痕以便向表妹炫耀;想像朋友那样可爱地在蛋糕店打工,结果却被安排在工厂里跟大妈一起守蛋糕流水线;在房间里制作流氓AV音频,结果被父母听见......
基本上,女主就靠把自己编进睡前故事和男男动作片,才能顽强地活下去;但观众却莫名就被虐出萌感来。
或许是大多观众多少都会被其中悲催的几条不受欢迎守则命中,不免有种心有戚戚感。
漫画作者显然是很笃定,一把年纪还能有时间追动漫的“老年人”,在现实生活里一定也一样很衰吧。
但是,我们真的必须要那么努力地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吗?
不合群真的是一种病吗?
我们太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太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同感,太羡慕八面玲珑的社交达人,太害怕自己会不会是那个唯一不合群的人。
可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合群?
为了成为人群中的焦点,还是仅仅为了能舒服地隐藏在人群中?
在一个信息速生速朽的时代,只有爆款才有被关注的资格,于是连讨人喜欢这件事,似乎也只有成为爆款才有资格参与游戏。
所有的信息渠道都在告诉教我们,100种说话的技巧,十个步骤提高你的情商,你必须知道的50个社交规则。同一版本的指南攻略贴士,被无数次ctrl+c再ctrl+v之后,被所有人疯狂点击收藏转发。
现在当我们再谈论社交时,只剩下粗暴地抹杀个性,将每个人都格式化。
合群的唯一要决,就是把自己变的不再特别。
这确实是一种途径和选择,只不过,和别人不一样也并不羞耻啊。
你不必非要夸一个丑小孩有多么地活泼可爱,也用不着发明100种比喻来讽刺他丑。你可以表示不喜欢《夏洛特的烦恼》,嫌弃《聂隐娘》闷死逑,承认自己觉得《小时代》也并没有那么难看。
你不必因为没有和周围的人在看追同一部电视剧,喜欢同一个明星,关注同一个八卦,而感到焦虑和恐慌。
你不必为自己不懂得说话的技巧而感到自卑,你可以当木头人,可以慢半怕,可以不犀利不刻薄不热闹。
“我不喜欢太容易爱的人;
我不喜欢太容易恨的人;
我不喜欢一上来就装熟的人;
喜欢太爱许诺的人;
我不喜欢拉皮条的人;
我不喜欢显得人脉很广的人;
我不喜欢大哥;
我不喜欢小弟;
我不喜欢太有正义感的笨蛋;
我不喜欢优雅地引导新生活的人,
我不喜欢占便宜的人,
我不喜欢阴谋论者。”
基本上,主流社会的宠儿里就没几个连岳喜欢的人。社交达人更几乎全是他的拒绝往来对象,因为他们都至少符合以上条件之一,大多还是多项选择。
就像人们惯性地认为猪比狗更应该被吃掉,鸳鸯情比金坚,居里夫人不可能是小三,就像贾母给宝玉选媳妇那样,薛宝钗头上是贤良淑德的皇冠,林黛玉头上则是短命的刻薄鬼几个字。
正常版的社交界也有一种亘古不变的角色设定,合格的社交者必须外向主动,必须很会说话、字字珠玑,必须看的懂气氛、机灵讨巧。
如果你以上皆非,但依然不放弃社交这个理想,就只能拿出《国王的演讲》那样的毅力,每天背诵100个黄段子,掌握100个八卦——否则就永远只能是个不合群的结巴。
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成为当圈子里的万人迷,而事实上,万人迷恰恰才是那个最容易被取代的角色。他们毫无意外地都那么活泼明媚,主动亲切,笑容得体,就像集体去韩国整过容一样,这种被主流认可的行为模式实在太容易复制了。
相反,那个沉默的木头,那个总被吐槽却始终温和以待的傻瓜,甚至那个缺乏逻辑的话唠,或者看什么都不顺眼的负能量女王,才是面目清晰的个体,你又为什么宁可辛苦地伪装画皮,也不愿意自在地当个不一样的人呢?
不合群和自闭是不一样的,这并不是一种病,而只是对社会角色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开朗、阳光、热情、会说话的孩子当然是很好。
但设想一下,如果经过统一培训后,世界上只剩下同一款式的开朗、阳光、热情的孩子,简直就像同一爆款机器人占领了地球。
那场面,难道不也挺恐怖的吗?
>>更多剧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周一周二”
新浪微博:@是周二啊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或微信搜索:“zhouyizhou2”或“周一周二”
欢迎转发~如转载请微信留言,合作联系邮箱:zhou1z2@163.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