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插班生小迟入园记(11)“哭了也不抱”

(2012-11-16 20:50:28)
标签:

杂谈

一、小迟哭了我不抱

前段时间发了如下的小迟记事:

『今早妈妈去上班,爸爸送幼儿园。小迟起来就哭咧咧找妈妈,我给穿衣服的时候也哼哼唧唧。穿完衣服我把他放到床上,告诉他,“你先哭一会儿吧,哭好后叫我。”开始洗漱穿衣,过一会儿,小迟叫我,“爸爸,我哭好了!”洗脸上幼儿园。』

今天这个场景几乎重现了:

按常规,今天应该是妈妈送小迟上幼儿园,可她突然有事,要提早去单位,送幼儿园的重任又到了爸爸身上。昨天,本来洗完澡之后,小迟玩得很开心的,但爸爸妈妈无意中谈到送幼儿园的事,小迟听到了,就有些不高兴,耍赖要求妈妈送幼儿园,安抚了几句,睡去了。

今天早晨,小迟对妈妈的反应很警觉,妈妈一起床,他也起来了,像个小跟屁虫,妈妈去洗手间,他也去洗手间;妈妈去客厅,他也去客厅;妈妈穿衣服,他也在旁边看……看妈妈收拾停当,要走了,他也要跟出去。这时候,爸爸果断出手,抱起小迟,他痛不欲生地和妈妈挥手再见,并声称不去幼儿园,要和妈妈去上班。

如何缓解他与妈妈分离的痛苦?继续抱下去用父爱去填平他心灵的创伤?除非不想上班了,他会赖赖唧唧提各种要求。今天姥姥姥爷也来家,一抱出卧室,如果见到有老人家看他哭,耍赖就更严重了;其实,一听小迟哭,姥姥就悄悄过来看看小迟究竟如何了。

我抱着小迟给姥姥使眼色,暗示她出去,房间内只剩爷俩。然后,我把小迟放到床上,故技重施,“你先哭会,哭好后叫我。”

上次对付小迟,说到到这里之后我就洗漱去了,今天我决定再给他添点料:我来到客厅,找出那本他最喜欢的漫画书《父与子》,找到后回卧室,递给他,“如果不哭了,就看这本漫画,或者叫爸爸。”好了,料加完了,去洗手间洗漱。

洗漱完毕,再回来,果然,小迟如我所预期,不哭了,正在看漫画。“来,爸爸给你讲一段。”讲上一段《父与子》,加强一下亲子沟通,然后说,穿衣服吧。我帮小迟把睡衣换下,穿上内衣。一看时间还早,现在小迟情绪也稳定了,去幼儿园还有时间,便心生一计,开始威逼利诱:

“今天啊,爸爸本来对你不满意的,以前不说好爸爸送幼儿园也开开心心的吗?早晨还哭。本来啊,这一段时间你表现很好,已经给你买了麦昆和板牙(《汽车总动员》的角色)的车模,还没有邮到家,这次,我得再看看,如果不行,告诉卖车模的叔叔不用往家邮了。”

看得出,小迟听得明显有些紧张,如果要到手的车模没了肯定是打击。

“不过,小迟想妈妈也没有错,但也不能总哭啊。以后也得看表现,表现好自然爸爸会买好东西的,吃的啊,玩的啊。”

小迟面露憧憬之色。

“你们幼儿园已经学自己穿衣服了,上次还穿得很好,今天能不能自己穿啊?”我把外衣递给小迟。

小迟拿过外衣,依照老师教的模式,认真穿了起来,不过技术还不大熟练,头进不去,我帮了一下,把衣服穿好了。

姥姥这时也过来看,我冲姥姥说话,表扬给小迟听,“我儿子幼儿园学会自己穿衣服了,你看,穿得多好啊!”姥姥也赶紧附和,“是嘛,好厉害!”

小迟美滋滋的,和爸爸去洗脸,自己背书包,穿鞋,主动做好了各项准备。

向幼儿园出发!

二、理念可偏激,实践要综合

孩子哭了怎么办?

关于小迟的哭我写得最多了,因为孩子哭和笑毕竟不一样,笑的时候一起陪着笑一下,或者欣赏孩子的欢乐就可以了;而孩子的哭则是做父母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关于如何处理孩子的哭,我写过几种办法,但每种办法其实各有优劣:

一是唤醒理性大脑。孩子哭是原始情绪大脑在起作用,这时候不停给他提问题,唤醒理性脑,一想着回答问题,就忘记哭了。这类似于一般家长所说的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其中可能的问题是,这样可能会使得孩子学会逃避自己的情绪,不去面对自己的喜怒哀乐。

二是通过暂停法(time-out)。孩子哭的时候,让他进入寂寞之境,不再理他,比如说“哭了就不抱,不哭我才抱”之类的教育方法就属于此类,这种方式,对于行为的训练有一定的效果,但可能也引发孩子对大人的憎恨之心,叛逆之情。

三是陪伴法。孩子哭的时候,温柔的对待他,但不能答应的条件死活不答应;抱是抱,好是好,但哭的目的达不到。这种方式理念上不错,但有时候耗时比较厉害,那些全职妈妈可以采用,她们有时间和孩子耗。

今天对付小迟的哭,我其实是把这些方法都综合了一下:

小迟为妈妈离开哭,不是一次了,道理他都懂,但早晨,尤其没睡好,属于孩子意志力薄弱的时刻,这时候哭哭也正常,情绪也容易理解,但总哭,哭时间长了毕竟不好,所以要做些处理:

把小迟放床上,随他去哭,是让他进入哭之寂寞,哭是可以,但哭也没用啊,好无聊。这里用的是暂停法。

哭的同时,给他一本喜欢的漫画书,哭无聊了自然看看书,书一读进去,理性脑一激活,想妈妈也无用,自然就不想妈妈了。这里有转移注意的味道。

哭好了,爸妈别闲着。处理完问题要培养品质。小迟幼儿园已经学会穿衣服了,但在家就凭心情好坏穿衣服了,有的时候时间比较急,我们也就帮他穿。今天有时间,本来内衣也想让小迟自己穿的,可毕竟冬天,小孩子穿衣慢,别冻着,所以是爸爸帮小迟穿完了内衣,再鼓励他自己穿上外套的。让他穿衣服的时候,也用了一点不那么人本的威逼利用手段,属于行为主义吧。

行为主义从总体思想上,可能存在着不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动物的不人道的地方,但是,行为主义的操作往往是立竿见影的,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不是不能用,只要别把教育孩子当训练小猫小狗似的,适当用点也无妨。

总之,在我的个人观点中,教育理念可以剑指一端,偏激深刻,各有所短所长;但教育实践,却应该是整体的考量,各种理念与技术,结合自己的孩子,为我所用,综合利用。

小迟记事(11.11~11.16)

【儿子】帮小迟洗脸,以前都是拿湿毛巾对付擦一下了事,今天学着他妈妈的样子,毛巾放胸前,手掬上水扑小迟脸,没几下,小迟大叫,“水多了!”,然后又总结一句,“像瀑布一样往下流。”#以后自己洗#

【儿子】周一幼儿园要升旗,回家后妈妈向小迟打听情况,“今天你们升国旗了吗?”“升了。”“怎么升的?”小迟开始介绍,“升国旗,奏国歌,"行咒语"。”“行咒语?”“对,行咒语。”——两口子一商量,是“行注目礼”。#老师要解释一下啊#

【儿子】小迟幼儿园玩得多,回家就有些饿了,找来一块萨其玛就要吃,爸爸不允许,告诉他,“零食要吃完饭后才能吃。”小迟不满意,“这么长时间,不吃就坏了。”“坏了也不能吃。”#吃了零食就不爱吃饭了#

【儿子】小迟磨磨蹭蹭,妈妈有点不耐烦,“快点,都什么时候啦!”小迟不紧不慢,“妈妈,你不要那么大声。”#父子斗,母子也斗#

【儿子】在对小迟的教育中,我常常扮演的角色是黑脸,导致小迟对我有些不满,有时被教育后还公开宣称,不喜欢爸爸了。为了修补日益破碎的父子关系,我今天替下妈妈,单独去幼儿园接他,还带去了新买的小车模玩具。小迟很高兴,一路欢乐到家。妈妈问他,突然爸爸接他有什么感觉?小迟想了想:“惊讶!”

【儿子】妈妈给了小迟一颗糖,小迟边吃边说,“妈妈,我吃糖时你要看着我,这样,你心里也会很甜的!”

【儿子】妈妈切了橙子,放在盘子里,和小迟一起吃。小迟端起盘子,要做服务员,让妈妈演客人。小迟说,“我是男服务员。”妈妈说,“服务员多是女的啊。”小迟想了想说,“(我)要是女服务员,(咱俩)就是美女(聚)会!”#妈妈听了美滋滋#

【儿子】《父与子》是小迟很喜欢看的漫画书,第一则的故事就说爸爸帮儿子写作业,结果都做错了,老师因儿子的错误找家长,最后打父亲的屁股,标题是,“我的错都是爸爸的错”——现在,小迟一让我给他讲《父与子》,就翻开第一则故事,大声念标题,“我的错都是爸爸的错!”然后一脸坏笑地看着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