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不是教育的关键

标签:
杂谈 |
虽然许多优秀教师的“爱心”案例很让人感动,但我仍然要说,爱心并不能成为学生管理、教育影响的关键因素。理由很简单:
其一,如果爱心能教育好一个孩子,那么教师这个职业似乎都是多余的了,教育工作由家长来做最好了。因为如果比“爱心”的话,教师对学生再爱,也不如父母对子女爱的程度更深,“谁的孩子谁不爱呀”。很遗憾的是,许多父母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就是教育不好自己的子女;其实许多教师也一样,不是不爱自己的学生,但就是教育不好自己的学生。教育是一门科学,而爱心只是一种道德的诉求。
其二,爱心是教育的关键,这种观点对教师职业是一种简化甚至侮辱。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如果这么多年的师范教育,真正的教育实践,得出的教育秘诀就是“爱心”,教师的重点就是做“老母鸡都会做的事”?这也太小瞧教育的复杂性了。
其三,把教育的关键归结为爱心因素还给许多教师造成了心理压力。因为在事实上,许多教师在实践工作中都会或多或少遇到困境,但是,如果总是强调教育中的“爱心”的话,那么就会造成许多教师把工作的失败归结于自己“爱心”缺乏。前面谈过,爱心本质上是一种教师道德层面的要求。不从教育能力上来探究失败的原因,而在道德上寻找理由,这无疑是对教师心理层面更大的打击。这种事情其实正在甚至已经发生了,比如我们前面案例中谈到的“李镇西爱心故事”,许多教师看完此类故事,在敬佩李老师的同时,也可能对自己的爱心不足产生深深的愧疚。其实,李镇西,包括那么多的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做好教育工作,爱心绝对不能成其为关键,虽然许多教师实际中常常这样总结。
既然爱心不能成为教育影响的关键因素,那么爱心究竟是什么呢?
爱心是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爱心是不能做教师的。换言之,没有爱心,就不应该也不能做教育工作。爱心的问题,应当在一个人成为教师之前、在他(她)教书育人之前就解决的问题。其实不仅做教师,做一个人就应该有爱心,尤其是从事一种人与人互动的工作,都需要爱心。换言之,爱心其实并不是做教师职业的要求,是做人的要求。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的理由之一,就是对他人有爱。
那么爱心对于教师而言不重要吗?当然重要。但对于教师重要的因素不一定是决定教师教育成败的关键。对于一个人而言,相对于爱心,吃饭更重要,一个人天天都需要吃饭,不吃饭可能就不能活下去,但是否有谁在天天强调吃饭的重要性呢?同样道理,爱心不是不重要,但今天各种各样的领导讲话、教育培训中谈得过多了,宣传得太多了,给人一种印象,好像现在许多教师在师德这方面都有所欠缺似的。天天在教育系统内谈论爱心问题,就好像生活中不停地谈论吃饭多么重要一样。谈吃饭,没有抓住做人的关键;谈爱心,也没有抓住做教师的关键。
其实,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有爱心的,他们所遇到的教育困境,不是爱心缺乏,而是面对那些“难搞”的学生,没有办法。
——节选自《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